2006-05-11

[Miscellaneous] 在APA格式中引用部落格

一、電子文獻的引用原則

(1) 如果文獻從網路取得,則需標註「檢索聲明」(retrieval statement)。所提供的資訊必須有利於讀者檢索或搜尋,因此盡可能提供明確的文件,而非首頁(home page)或項目頁(menu page)。最低限度應包含下面三項:
  1. 文件名稱
  2. 描述日期(出版日期∕最新版日期∕檢索日期)
  3. 資料來源 和∕或 網址
(2) 網路資料經常變動變動,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應定期檢查網址是否仍然有效。如果該網址已經無法取得文件,則需要更新網址、或者刪除參考書目。

(3) 網址的注意事項:
統一資源定位器(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是最重要的資訊。如果URL不正確,讀者就無法正確取得資訊,所以應該特別注意拼寫是否正確,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從瀏覽器的網址列裡直接複製。一個完整的URL結構如下:



傳輸協定(protocol)是告訴網路瀏覽器應該以何種方式來取得文件資料。例如網頁是超文本傳輸協定(http),其他常見的傳輸協定尚有:檔案傳輸協定(ftp)、電子布告欄BBS(telnet)、新聞群組(news)等。傳輸協定和網域名稱(host name)之間以冒號和雙斜線隔開。

如果URL因為太長而需要寫成兩行,則在斜線之後、或句點之前換行。
有時文書處理軟體會自動幫URL加上藍色底線(如MS Word),但參考書目中的URL不應有底線,以避免和網址中的底線混淆。


二、部落格的引用

(1) 特性
第五版的APA中並沒有關於部落格(blog)的引用說明。部落格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目前尚無一致的參考書目格式,但大多數的部落格有下面的共同特性:
  1. 發佈頻繁,更新迅速
  2. 每篇文章註記年月日,以降冪排序
  3. 每篇文章有永久∕靜態網址(permanent link)
  4. 部分部落有反向連結(Track Back)的功能
  5. 允許其他網友發表評論∕迴響(comment)
(2) 參考書目格式
我們參考了APA的原有格式和Clancy's blog(http://kairosnews.org/node/1830)的意見,認為部落格文章的參考書目應該包含下面要素:
  1. 部落客的名稱 (name of blogger)
  2. 文章發佈的日期 (publish date)
  3. 文章的名稱 (article's title)
  4. 部落格名稱 (title of blog)
  5. 檢索日期 (retrieve date)
  6. 文章的永久網址(permanent link)
建議英文格式的範例如下:
Sifry, D. (2006, April 17).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April 2006 Part 1: On Blogosphere Growth. Technorati Weblog. Retrieved April 22, 2006, from http://technorati.com/weblog/2006/04/96.html
其中“Sifry, D.”是部落客名稱;“2006, April 17”是文章發佈日期;“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April 2006 Part 1: On Blogosphere Growth”是文章名稱;“Technorati Weblog”是部落格名稱,以斜體標示;其後的檢索聲明則與其他網路資源相同,註明檢索日期和取得的URL。 部落客的名稱,如果能取得真實姓名,則寫作者姓名;如果不能,則寫網路上的暱稱(screen name)。

中文的範例如下,部落格名稱以粗體標示:
林克寰(2004年5月11日)。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Jedi's BLOG。2006年4月24日,取自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
(3) 反向連結
部分部落格提服務商(blog service provider)供反向連結(Track Back)的功能。反向連結是一種部落格間的溝通機制,假如A寫了一篇部落格文章,而B在另一個部落格中連結A的文章,同時使用了反向連結,則在A的文章會出現B文章的摘要及連結,以便讓A知道有誰引用、或連結到自己的文章。 因為反向連結是給部落格之間相互連結用的,所以我們建議不要在參考書目中使用反向連結,應該寫文件本身的URL:
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
(4) 評論∕迴響的引註
評論∕迴響(comment)指的是在文章的末尾,允許其他網友針對這一篇文章發表意見。大多數的部落格都開放此一功能,作為與其他網友互動的討論空間。評論可長可短,同時每篇文章的評論數量也不一。評論的形式可包含幾個部分:
  1. 評論者(意見的發表者)
  2. 發表時間
  3. 評論意見
其中,評論者可能是網路暱稱(screen name)、甚至是匿名(anonymous)。有些部落格會將評論的數目列出,例如Jedi’s BLOG(http://jedi.org/blog/)會將每篇文章的評論從1開始編號;但大多數的部落格恐怕都沒有有這樣的功能,因此可能需要自行計算評論是第幾篇。此外,評論通常沒有標題,也沒有單一網址,而是以錨點(anchor)在網頁上呈現,其URL格式為在文件名稱後面加上井號(#)、以及錨點名稱,範例如下:

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comment007409
其中“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是原文章的網址,“comment007409”則是評論的錨點名稱,兩者以井號連接。 如無法取得錨點名稱,則寫至文件名稱即可。

我們仿照APA新聞群組、論壇的格式,建議評論的參考書目格式如下:
Walker, J. R. (2003, April 30). How do you cite a blog post in your bibliography? [Comment 8]. Comment posted to http://kairosnews.org/node/1830#comment-1625
其中“Walker, J. R.”為評論發表人;“2003, April 30”是發表日期;“How do you cite a blog post in your bibliography?”是被評論文章的篇名;“Comment 8”是第8篇評論;最後加上“Comment posted to”及網址。 中文格式如下:
Pbice(2006年03月14日)。留言區【第51則評論】。發表於http://blog.yam.com/huayuwen/archives/222517.html
#comment-1327146
其中「留言區」是被評論文章的名稱,接著說明是第幾篇評論、以及檢索網址。

需要注意的是,在APA中,新聞群組(news group)、論壇(forum)或郵寄清單(mailing list)並不需要註明檢索日期,而我們仿此格式,是以評論也不需註明檢索日期(註)。同時,也不需要使用斜體或粗體標記。

(5) 注意事項
不管是部落格文章、或是評論∕迴響,一般都沒有經過同儕審閱,因此引用時需注意其學術價值。 此外,因為網路文章經常變動,所以應該在手稿(manuscript)完成後,再次檢查網址是否仍然有效。如果資料已經無法取得,應該從參考書目中移除。最多,引用為私人通訊(personal communication)。

===============================================
註釋
  • 不過潘慧玲(2004)說,因為中文的網路資源變動較快,所以建議還是要寫檢索日期。不知道為什麼APA格式規定論壇不必寫檢索日期?我對其背後的原因還挺好奇的....
===============================================

以上格式是我參考現有的中、英文APA格式草擬的,英文格式參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4),中文格式參考潘慧玲(2004)。 如有謬誤之處,還請不吝指正。
===============================================
引用文獻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4/2004)。陳玉玲、王明傑(譯)。美國心理協會出版手冊,第5版。台北:雙葉書廊。
  •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