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9

換個布景主題

我對於網頁設計一向沒什麼天分,所以當初在Blogger建立帳號的時候,就直接從官方給的幾個布景當中選一個,幾年來用得也很習慣了。

不過最近因為自己換電腦的緣故,這才發現原來的布景有個致命傷:寬度不足。原先的布景是為了能在800 x 600的螢幕上顯示的,所以寬度很窄。而且版型又有美觀上的考量,所以兩邊都有留白,主體寬度僅剩700  px,側欄又佔掉150 px,結果文章的寬度只剩下430 px。以我自己的螢幕為例 (1920 x 1080),文章的430 px只有螢幕寬度的40%!換言之,兩邊留下大量的空白,眼睛只能在很小的範圍中移動,看起來很不舒服,所以我告訴自己:該換布景了。

首先要確定的是,現在螢幕解析度還使用800 x 600的人有多少,我查了w3schools的統計,發現大約是1%。1024 x 768的人約20%,剩下的76%都是更高的解析度(3%未知)。因此我希望布景能在1024 x 768的螢幕上正常顯示,而不需要來回拖動捲軸。

其次,我想維持原有的布景主題,畢竟布景就像人的外表一樣,是一種容易辨認的標誌。不過在研究過舊的布景之後我就放棄了。因為舊布景的寬度是固定的,包括背景圖片的寬度也是(有些布景在設計之初就考量不同寬度,所以比例尺是相對而非絕對的)。我當然可以將背景圖片等比例放大,不過這樣一來又面臨對齊的問題。我是一個懶惰蟲,所以這回還是從Blogger所提供的布景中選了一個,稍做修改就直接套用了。原本我希望header的方塊能夠做圓角,不過要修改還需要花點時間,以後等有空再來做吧!目前先這樣,也請大家給我意見。 ^^

【備註】
如果瀏覽網頁的時候,常常覺得字太小很難閱讀,可以將文字放大。IE 7.0以後就支援手動放大。我自己常用的Firefox,則是加裝了NoSquint,可以記憶各個網站的不同放大比例。Chrome也可以自訂,或用AutoZoom。Opera的話就更方便了,因為瀏覽器本身的放大功能就很好用。(話說現在的螢幕越來越大,怎麼文字卻越來越小呢 @_@?)

2010-09-11

外國口音導致可信度降低

口音影響心理

社會語言學很早就發現,說話者的口音(accent,或譯為「腔調」)會影響心理印象。比方說,如果小明的口音與標準發音接近,人們就會認為他是上流社會、受過良好教育。反之,如果小明是鄉村╱非標準口音,人們就容易認為他是工農階層。

為了證實這一點,我們可以讓小明來當發音人,要求他模仿標準口音與非標準口音。發音人都是小明,理論上並不會因為口音標準而變帥。但事實上,口音的確會影響他人的印象。只有聽到聲音時,人們容易認為標準口音的人比較聰明、比較正直、外貌較佳……等。這種實驗方法,社會語言學家叫做「配對偽裝」(matched-guise)。

 

外國口音降低可信度

既然口音會影響社會心理,那麼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口音呢?Lev-Ari & Keysar 最近的研究發現,外國口音較重的人,別人不容易相信他所說的話,換言之,可信度降低了。這與內容無關,我們心理上就是會比較不信任有外國口音的人。

Lev-Ari & Keysar 的實驗方法是,將受試者分成三組,一組母語者(native speaker),兩組非母語者(non-native speaker),一組口音較輕,一組口音較重。研究者準備了幾十個句子,諸如:「螞蟻不會睡覺」、「長頸鹿在缺水時可以活得比駱駝久」這類句子,播放給母語者聆聽,讓他們判斷這個句子是否為真。第一次實驗,實驗者沒有告訴評分者任何事情,第二次則事先告訴他們:「本實驗的目的是測量,理解說話者言語的困難程度,是否會影響他們陳述內容的可信度」。結果發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實驗一),聽話者認為有外國口音的人,其內容可信度較低。但如果事先告知(實驗二),口音的輕重就會造成明顯的區別:輕口音的分數與母語者接近,但重口音的分數則是和原來差不多。  

 

若依理性判斷,口音的輕重不該成為判斷內容可信與否的標準。的確,母語者在聽到外國口音時,會認為外國口音「較難理解」。實驗結果發現,外國口音不僅影響理解程度多寡,同時也影響聽話者對言語可信度的評分。

 

小結

結論就是,外國口音會降低說話的可信度。聽話的人有沒有意識到說話者有外國口音,也會造成影響(母語者對外國人較寬容)。輕口音的影響較小。如果口音很重……那就沒救了。:p

下次如果你的外國學生不想練習發音,你可以拿〈每日科學〉的這篇報導給他看。^^y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