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7

[CALL][轉貼] LMS野史-有八道

覺得挺好笑的
就轉過來了...
原文是在 數位學習大家談
但是需要註冊
同時也被轉貼在 TKB學習服務社群 (不需註冊)

========================================
1).有人要授課 有人要受課 (have to & want to)
他們沒法子長相聚 (還好不會生相思病)
於是叫獸族'e大師'繳盡腦汁
就給一個虛擬地方 掛在伺服器內
讓 一個能授課(路客甲) 一個能受課(路客乙丙丁...)

2).既然 是給那個'授課'用的,要給什麼功能呢?
e大師想到了自己的experience
...既然我都是給它用ppt+講講課+e-mail交作業
... Bingo! 那就如此這般如法泡製一番
(各位看倌,這就是當下'單一教學策略'平台的誕生)

3).既然,可以掛投影片(visual aids)+講講講(audio narration)
何不直接錄講師的會說話的大頭貼(talking-head)
於是 Streamauthor串流大師於焉生耶!
又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公館(NTU...)

4).可是啊 不是我在說,人類真是貪心啊呀喂...
可以不用搭車轉車去上課 (翹課沒人知)
可以看到ppt 又聽到聲音
竟然...竟然...
...大膽狂徒直指'長得不俊又不美' 唉~~ 只好請出"虛擬偶像"
於是 虛擬3D主播 + 配音講課又問世啦

5).還好的是,辦教育的人是多少有些嚴謹度的
發覺:什麼?平常上課還可以數人頭
網路自由"看課 聽課" 誰知道有沒有上課?
基於人性本善 我們給予彈性機會
基於人性本惡 也要配上點名
又要加上新功能?
e大師樂翻了 心想:不怕要求 只怕不知要什麼...
二話不說 做出了"能夠登錄點名"的網站
而且點名點到手抽筋的 一步一腳印都給他點
反正電腦原名Computer嗎 這個最會啦
舉凡去了哪裡 停了多久 做了啥事 通通全紀錄
(不要問:有看有沒有到,OK?
我只管點名 OK!你去上課,被點名,還不是"老師:我頭給你~~~看" 誰知道你每秒都在神遊 或 恍惚呢 或傳紙條?)

6). 響當年他人老是生出新名詞 讓我有焦慮
既然發明了新的東西 總要取的響亮的名字
到電腦教育去找找看...
Bingo! 果然有專門負責弄學籍啦 成績了的領域
叫做'CMI 電腦管理教學"
那就叫做 '學習管理'吧
軟體嗎...再加個'系統'
See? LMS學習管理系統 多~風~光~~~ㄟ

7). 各位看倌,要是你不滿意,我可要附議e大師,說:
呣(台語=要不),你要黯狀?
What? 不服氣?
不服氣就自己做一個新的好樣的啊...
(只要你一做出來 我就給你跟進!)[您一定懂 '跟進'的意思吧?]
這就是為何市面上有那麼多長得超像的xxxLMS...

8).最後一說:以上若有虛構 請找LMS算帳

-------------------------------------------------
雖然嘻笑之語,以上實際融合了近年Distance Education + web learning + LMS 產業報告...專業的研究文獻ㄟ 請各位看倌 可要會識貨ㄡ...

[Book] 電腦犯罪檔案

電腦犯罪檔案書名:電腦犯罪檔案:揭開電腦駭客之驚人內幕 (Traces of Guilt: Hunting our most dangerous computer criminals)
作者:Neil Barrett
翻譯:陳建志
出版年:2004/2005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心得】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雖然描寫的是駭客式的攻防戰,但大量簡化了專業的術語,改用生動的文字來敘述。

作者電腦犯罪學的教授,他曾參與許多電腦犯罪案的偵察。他所使用的最重要方法是:「景觀觀察法」。任何一部長期使用過的電腦,使用者都會在電腦硬碟上留下蛛絲馬跡,從而形成其個人的獨特習慣。就像是我們看某個人寫的文章會有其獨特的風格、或是某個人的居處會有特別的擺飾布置等。

如果想要觀察一個人的習慣,檔案讀取的「時間戳記」就會很好的線索。想像一下,小明打開了電腦,進入作業系統。他習慣先檢查E-mail,然後上購物網站去逛一逛。到    朋友的Blog上留了幾條評論,或是在網路上搜尋一些感興趣的主題、下載軟體或是爆笑影片。他重複這一類的動作,直到他登出系統、關機。
在上述的這些動作裡面,每一個行為都會被電腦忠實地記錄起來。登入作業系統,會有登入帳號&時間。收發E-mail,如果是Outlook或Outlook Express,當然信件會留在本機硬碟中;如果是Webmail,則網址一樣會被記錄下來。購物網站通常會在電腦裡留下cookies,以記錄使用者的登入帳號和消費習慣。造訪Blog,網路服務提供業者(ISP,如Hinet)、Blog的伺服器、和本地的瀏覽器,一樣會留下連結記錄和時間。搜尋關鍵字,如果啟用了IE裡的「自動完成」,一樣會被記錄下來。而所下載、儲存在硬碟上的資料,即使刪除了,一樣可以(透過undelete程式)找到部分或全部的檔案。如果有心觀察使用者的習慣,就可以把電腦中所有的紀錄按時間排序,累積夠多的資料以後,就可以觀察這個人的使用習慣、以及是否有兩個使用者使用同一部電腦。

覺得恐怖嗎?其實不需要。這些資料外洩的可能不大,除非遭到駭客入侵。而大部分的駭客,其實都是在找尋有趣的東西,所以如果電腦中沒有什麼商業機密、或國防安全文件,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會被駭客盯上。同時,如果不是涉入民事或刑事案件,警察也不會如此大費周章地來做行為分析。
事實上,電腦裡面的這些記錄,特別是和網路相關的,都是為了方便使用者而設計的。例如:使用Outlook收發E-mail,裡面就記錄了每個E-mail的帳號及密碼。登入Gmail或Blogger,可以記憶帳號密碼、自動登入該服務。就連MSN messenger也是如此。微軟的 .NET passport可以記錄在硬碟裡面,好讓使用者可以一打開MSN就自動登入。如果這一台電腦只有一個使用者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是別人坐在這一台電腦前呢?我只能說,大多數的電腦其實是不設防的。

以密碼為例,理想的密碼長度應該是八位數以上,不能選用有意義的英文單字、以及使用大小寫、數字或特殊符號等組合。而且,不能每個地方都使用相同的密碼、同時至少每半年需要更換一次。以上所能夠做到的越多,則密碼被破解的可能性越小。在破解密碼的時候,比較簡單的方式是「字典」,就是拿字典裡面的每一個字去嘗試,甚至連字母倒序的組合也可以在字典攻擊法之列。另外一種像是碰運氣,叫做「暴力破解法」,就是去嘗試每一種組合的可能,例如:先從一個字開始:a~z、A~Z、0~9等等,接下來是兩個字:aa~zz、AA~ZZ、00~99等,接下來是三個字...。所以理論上來說,如果不使用有意義的單字,就可以避免字典攻擊法;而密碼長度越長,則暴力破解越困難,相對來說也就越安全。

問題來了,誰會記得這麼麻煩的東西?假如我有三個E-mail、兩種IM(Instant Message,如MSN)、四個論壇、及一個Blog帳號,難道都要選擇不一樣的帳號及密碼?更何況,寫在紙上還是會有外洩的可能。Well, 我只能說,這和家裡要裝幾道鎖是一樣的。裝的防護措施越多,進門所費的時間越長,但相對也比較安全。因此,「便利性」和「安全性」如何達成平衡,就得要看使用者自己怎麼衡量了。

==========================================
Well, 扯遠了。作者還提到,電腦中的時間戳記雖然是最重要的線索,不過,它很容易被破壞。而會造成此一破壞的人,通常是懂電腦的警察。這也是作者一直向英國警方宣導的觀念。

資訊安全日益重要的今日,我們對於電腦犯罪的行為卻還來不及用法規加以明確化。駭客入侵、阻斷式攻擊(DoS)、電腦病毒、釣魚程式等等層出不窮。電腦的每一位使用者應該重視這些問題、學習如何判斷真偽,以減少損失;一如我們在自己的家中裝設防盜裝置、並且判斷來敲人的人是否有惡意一樣。

==========================================
Barrett, N. (2004/2005). 電腦犯罪檔案:揭開電腦駭客之驚人內幕 (陳建志, Trans.).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Book] 決斷兩秒間

決斷兩秒間
書名:決斷兩秒間 (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作者:Malcolm Gladwell
翻譯:閻紀宇
出版年:2005
出版社:時報文化

【心得】
書中描述的是一種直覺的判斷力。身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周圍的豐富資訊如排山倒海而來,往往掩沒了事件真實的面目。但是人們卻有一種不自覺的瞬間判斷(snap judgment)與快速認知(rapid cognition)的方式,作者稱之為「薄片擷取」(thin-slicing)。他認為,「生活當中壓力沈重的時刻,我們瞬間判斷與第一印像是幫助理解周遭更好的證據。」(p.31)

書中還提到許多有意思的事情,而第一個故事震撼人心:J. Paul Getty美術館想要收購一個西元前六世紀的希臘雕像。該時期出土的雕像大多數支離破碎,但這一座雕像卻出奇的完整。律師與科學家經過14個月的調查之後,美術館相信它是真品,並同意買下。但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館長Thomas Hoving只看了兩眼,浮現心頭的第一個感覺是:新穎(fresh)。美術館後來甚至到雅典開了一次研討會,而眾多專家則表明看到這座雕像時有「直覺的排斥感」。該雕像的真偽最後仍然無法定案,以致於後來美術館在該雕像的說明上寫著「約為西元前530年,或為當代贗品。」 作者想要強調的是,「電光火石間的瞬間判斷,能與耗時數月的理性分析在價值上等量齊觀。」(p. 34)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因為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專業素養,足以在兩秒之間做出判斷。

又如另外一個故事是愛情實驗。請一對夫妻談話十五分鐘,錄影存證,然後標記每一秒鐘的情緒,分析其互動模式。John Gottman 透過這個實驗,發現他可以經由分析15分鐘的對話,判斷這對夫妻15年後是否依然廝守,準確度高達九成。他怎麼做到的?Gottman發現,其實不需要同時追蹤20種情緒,有四種情緒足可作為判斷的依據:防衛、抗拒、批判、輕蔑。到後來,他甚至可以坐在餐廳當中,就可以判斷隔壁桌的夫妻是否相處融洽。

直覺的判斷總是正確的?恐怕不盡然。深藏於潛意識中的刻板印象,是多數人沒有察覺到、或者不願意承認的。假使我們詢問美國人,願意公開承認自己有種族偏見的人大概不會太多。但透過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則可以一窺潛意識聯想的奧妙。例如:「邪惡」與「傷害」等字眼常與黑人聯想在一起,而「美好」則讓人聯想到白人。而有顯著相關的聯想詞彙(如「男性」與「職業」),其反應時間約比無相關的(如「男性」與「家庭」)約快了200~300毫秒。

而一個人的外貌也經常影響別人對她的印象,例如Warren Harding才幹平庸、卻因堂堂相貌、一表人才而當上美國總統。個子高的人所賺的錢也比較多:每高一吋,年薪增加798美元。我們到超市選購產品時,裝在圓盒的冰淇淋也會比裝在方盒的來得暢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當我們把某種食物放進嘴裡,並在一瞬間判斷它的滋味是否美好時,我們根據的訊息不僅來自味蕾與唾腺,同時也來自眼睛、記憶與想像力。」(p.188-189)

書中最讓我大呼不可思議的,是關於可樂的故事。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向來是商場上的宿敵,而可樂的愛好者多半各自有其忠誠的品牌。但如果要喝可樂的人判斷哪種比較好喝,則答案來自於對品牌的印象,而非舌頭的味覺。兩階段的實驗可以測試其正誤:實驗一,裝一杯可口可樂與一杯百事可樂,但不讓喝的人知道品牌,大多數人皆能判斷無誤。實驗二:三個杯子,其中兩杯相同,另一杯不同。這時候受試者所要做的不是指出哪一杯是百事可樂、哪一杯是可口可樂;而是挑出哪一杯與其他的不同。猜對的機率,與隨機猜測相差無幾。(當然,美食專家與專門的可樂研究者還是能夠區別兩者之間的細微差異的)

===============================
上面關於可樂的實驗,讓我聯想到國語裡的三聲變調。有些語音學家宣稱,「起碼」 vs. 「騎馬」、「粉廠」 vs. 「墳場」在感知上是有不同的,換言之,他們宣稱能夠分辨原調(citation form)與變調(tone sandhi)的不同。王士元與李功普曾做過一個實驗,讓16位母語者聽辨130組2+3及3+3的詞組,發現答對的機率約為一半,也就是接近亂猜(Wang & Li, 1967)。所以我猜想,那些宣稱能夠分辨的人,是否也受了書寫符號(漢字)的刻板印象所影響呢?

不過,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是: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但卻無法教我們怎樣運用。例如作者說的thin-slicing,它既有正確的瞬間判斷、也有錯誤的刻板印象,那我們何時知道可以依靠潛意識呢?作者沒有提到這一點。讀完本書,我只能「知道」有這些現象,卻不知從何「訓練」起。或許因為潛意識的晦奧難測,以及我們對人類心智活動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導致潛意識判斷的「亦正亦邪」。至於如何培養正確判斷的直覺,似乎需要再等作者寫另外一本書了...。 :p

===============================
延伸閱讀:

===============================
Bibliography:

  • Gladwell, M. (2005). 決斷兩秒間 (閻紀宇, Trans.). 台北: 時報文化.
  • Wang, S. Y., & Li, K. P. (1967). Tone 3 in Pekingese.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10(3), 629-636.
===============================
【後記】

在寫完這一篇讀書札記之後,某天我正在觀看綜藝節目"我猜",忽然恍然大悟:"真的假不了"這個單元,其實就是典型的"thin-slicing"。三位參加者各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請特別來賓判斷哪一個人是假的。以往我會把注意力放在參加者上,但現在我則觀察別人怎麼樣做選擇、判斷的依據為何,是參加者的外貌?言談?還是某些小動作?不過,就如書中所說,儘管我們都能解釋為什麼做出這些判斷,但很多時候真正的原因隱晦不明。

我們每天頻繁使用thin-slicing,不論是否自知。

2005-12-26

[Miscellaneous] Walking Tour

很有意思的Flash
教我們如何看待生死之道

Walk Tour

ps. 如有侵權請告知

2005-12-25

[Miscellaneous] 探望學長

今天是聖誕節,同時,也是探望學長的日子。

在博愛路搭了專車,前往林口的陵園。同車的還有一對年老的夫妻、兩位女士。其他人都有點年紀,所以我這個小伙子格外顯目吧?不過他們在車上談論著禽流感、輻射鋼筋,這類的話題我完全插不上嘴。原先我以為大家的心情都會很沈重,不喜歡多講話,沒想到兩位女士和司機大哥聊了一整路,高分貝的音量,讓我覺得有些刺耳。

到達陵園以後,說明來意,櫃臺的服務人員問我和往生者是什麼關係,我據實以告。她卻告訴我,不能打開來給我看。於是,我只好望著25公分見方的小小木板發呆。這就是死後所著的地方嗎?我這樣問著自己。上面有個編號,及往生者的姓名。對這裡的員工而言,這個塔位也不過就是個編號罷了吧。看看上下左右,學長似乎還沒有鄰居呢!應該讓多一些人來陪陪學長才對。隨後想到:這不是詛咒別人趕快住進來嗎?為自己幼稚的言語暗暗好笑。

我拿出去年沒能來得及告訴學長的那些話,隔著一層小木板門默唸給學長聽。我心裡想,生與死的意義在哪裡呢?這是一個從我高中起就無解的問題。學長平常在這個小小立方盒裡面,平常一定少有人來探望吧?雖然附近風景優美,同時寶塔也聚集了許多「同類」,不過,向來不喜言談的學長,恐怕還是孤身一人吧?

我頑皮地用指甲輕敲那扇小門,想問問有沒有人在家,而我知道,回答我的終是無盡的沈寂。我輕輕將額頭貼在門上,想要感受一下溫度。而額頭只傳來一陣冰涼。我不禁莞爾,怎麼能企望能傳來什麼樣的溫度呢?(要真有的話,肯定會被嚇死)

寶塔裡面不時有人走動,所以其實沒有我想像的肅靜。有家屬、管理人員、甚至來看塔位的。有人低聲啜泣、也有人笑言晏晏。Well, 多一點「人氣」也不賴吧?我心裡這樣想。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我的心情沒有那麼沈重。彷彿是來探望一個老朋友,只是不熟悉的環境仍然讓我有些緊張罷了。

我將帶去的信,放在金爐裡燒掉,希望能上達天聽吧。也希望學長在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仍然過得好。

2005-12-21

[Miscellaneous] 悼之一

一年以前的今天,一凡學長走了。

知道這個消息時,我正在開計畫會議。所辦打電話給我,說是有緊急的事情找老師。我原先還擔心是不是老師的家人出了什麼意外,後來才知道這個噩耗。起先是不相信,接著是惋惜。學長因為會說五、六種語言,還曾經是一位學弟採訪的對象。雖然平常的言語不多,但我曾與他合作過兩次報告,覺得他是嚴謹而認真的人。不但有自己的想法,同時對自己的要求也頗高。他的離去,還曾在聯合報的社會新聞中佔了一小塊版面,新聞中說,他留遺言說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離去是一種解脫。

告別式的那天,我去了,同去的大多是所上的人。主持的人唸著一張張寫給學長的小卡,有些人哭了。我則控制著自己的淚腺,裝作堅強的樣子。那天下午,我到中研院去錄音。小乙看到我心情很不好,就問起緣由。我將早上強忍的哀傷全部傾洩而出,一個人在錄音室裡哭了半個小時。老實說,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哭,只是覺得被一種哀傷的氣氛環繞。

在告別式的前一晚,我寫了一封長信,想要帶去告訴你。但在告別式那樣的場合裡,我又將它留在背包裡,不肯拿出來。也許,我是太ㄍㄧㄥ了吧。告別式之後,學長就馬上被送去火化,而我的信,也只能留在背包裡了。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歉疚感,去年的時候就決定,今年要去探望學長。因此我記下了日期,並向學長的媽媽詢問前往陵園的交通方式。大凡人都愛生惡死,對於這樣的事情,恐怕許多人是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我心中不免想:如果今天離開的換做是我,是否大家會對死去的我、也是這般迴避呢?

Jill學姐的文章,謬不敢當。我不過是仿效季札掛劍、履行去年的承諾罷了。
===========================================

去年寫的信,權當遙祭吧。沒能在滿週年的今天去看你.......


我呆望著電腦中你的一段小短片,心中百感交集。

我和學長你曾經合作過兩回報告,和所上其他人比起來,算是比較多的吧?一次是我研一時的華語文教材教法;另一次,則是我研二時的語用口頭報告。我所看的那一段短片,就是研一時我們合作報告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所拍攝的,不知道你還記得嗎?

和學長的接觸其實談不上多,總覺得你是個很認真的人。合作CBI報告時,學長也沒反對初出茅廬的我所做的瘋狂提議,要拍一段短片以做為報告之用。兩人借了攝影器材,就在週末搗弄起來。而在商討翻譯時,學長脫口而出的西班牙文也嚇了我一跳,我可是上 Google 查了好久才弄清楚那句話的意思的……。

研二時合作Face threatening strategies 的報告,還記得那天學長你、學姐和我三人約好了要討論,而學姐和我都準備不周,只有你能侃侃而談,與我們分享你的見解。學姐是因為太忙,而我則是貪懶。我也因此而再次對學長認真的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X    X   X   X   X

聽到你的消息,剛好是在我和老師開會的中途。所辦打電話給我,說是有緊急的事情要找老師,那時心中還想,該不會是老師的家人有什麼意外吧,但老師隨後帶回來的消息,竟是關於你的!起先是不信,但沒有人會拿這種事開玩笑,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由不得我了。

常人總會認為,讓白髮人送黑髮人,天下之悲莫過於此。又可能會認為,好死不如賴活著。但我卻以為,天下眾生,各有其命。非是相信宿命,而是認為每個人皆有選擇其所要之自由。或許,我們不瞭解學長心中的苦吧,沒辦法體會你選擇這條路的理由,但我想,你必然有你的堅持,一如你在學業上的堅持。又有人說,如果當初我們多關心學長一點,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我心想,或許學長並不願這樣被關心呢,走一條孤獨的道路,不過就是不肯從俗吧。我心裡還挺能體會這感覺,原因無他,我自己也偶會如此罷了。

佛家云:「有漏皆苦」,但凡人間一切都是苦的,死亡,不過是這苦的解脫。如此說來,你竟是比我們這些還活在世上的人幸福得多了。不論死後有無另一世界,學長,盼你一路走好。

2005-12-10

[Phonetics] 「全球化」與「在地化」:從新經濟的角度看台灣的拼音問題

關於拼音之爭,這個議題大概已經不新鮮了。但台灣到底應該用漢語拼音?還是通用拼音?至今仍然爭論不休。

記得2003年4月時,曾到輔仁大學參加漢語拼音研討會。李壬癸就援引趙元任的《音位標音法的多能性》(Chao, 1934),說明任何羅馬化(romanization)的拼音符號,無所謂的「較接近」、或是標音「較正確」。

音位是歸納出來的,同樣的聲音本來就有不同分類的可能性。捲舌音(retroflex)的ㄓ、ㄔ、ㄕ在英文中本來就找不到對應,所以不管使用/zh/(漢語拼音)還是/jh/(通用拼音),一樣都只是符號而已。如果真要講究標音符號的準確性,那應該使用IPA。但IPA是設計給語音研究之用,雖然表音精確、但卻處理不便;同時,一個語言內的語音系統也不會這麼複雜,需要用到能夠標記全世界各種語言的IPA符號。如果不使用IPA,那麼,符號就只是標音的另一種形式罷了。《荀子》曾提出「名無固宜、名無固實」的概念,我想也同樣適用於拼音之爭。今天如果我們以/j/來代表[],那麼它就是一種規定,對於學習者來說,不需要去檢討拼音系統的好壞,所需的只是記住這個規定。

何萬順(2005)提到:如果使用通用拼音、與國際脫軌的轉換代價是很驚人的。而他同時也提到通用拼音的自我矛盾之處:一方面為了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所以強調通用與漢拼不同;另一方面則又強調通用與漢拼有85%相同、轉換容易。

以上兩項都是通用的「硬傷」。此外,最被語言學家批評的就是「通用」其實根本就不通用。「通用」的得名,來自它可以「通用」於國、閩、客三種語言。但如從語音學的角度來看,/b/在華語通用中是voiceless unaspirated stop,但在閩語通用是voiced unaspirated stop,而在客語通用又是voiceless unaspirated stop。同一個音位符號在系統內部即不一致,不免讓人覺得這是為「通」而「通」的作法(那就更別談通用還有甲式和乙式了)。

一直以來我們都給符號(拼音)太多的期望,期待符號能承載諸多訊息。主權獨立、政黨色彩、文化主體等議題都能與拼音掛勾。我想,還是應該回歸到實際面,接受國際上既定的事實。主權的獨立性與否,大可在許多其他方面表現,而不需要花費昂貴的社會成本、強調一種僅限於在這個小小島嶼上才能使用的拼音系統。漢拼固然有其缺點,但正如Qwerty鍵盤一樣,既定的事實無須去改變它。

=======================
Bibliography:

2005-12-05

[Computer] Top 10 Languages on the Internet

Top Ten Languages in the Internet
Top 10 Languages on the Internet
Language as % of
Total Internet Users
English
32.80%
Chinese
12.80%
Japanese
7.60%
Spanish
6.40%
German
6.10%
French
4.20%
Korean
3.60%
Italian
3.20%
Portuguese
2.40%
Dutch
1.60%

資料來源:Internet World Stats (2005)

2005-12-04

[Book] 草根媒體

草根媒體書名:草根媒體 (We the Media)
作者:Dan Gillmor
出版社:O'Reilly
網站:http://wethemedia.oreilly.com/ (提供線上閱讀)
中文版網站:http://blog.yam.com/wethemedia/


概要:   
作者是一個新聞從業人員,同時也是資深blog作家(blogger)。他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blog對於新聞媒體自由的貢獻,以及可能的限制與法律問題等。

心得:
Blog的威力,在於它出自於大眾。雖然品質不易控管,但是數量卻不容忽視。再者,Blog可以追蹤大小事件,一些主流媒體所忽略、封鎖、不想報導的事情,民眾一樣能夠過Blog來散佈消息,而這正是新聞自由的精神。
在美國攻打伊拉克其間,住在巴格達的網友透過blog,提供第一手的現場報導。韓國的OhMyNews新聞網站,可以雇用數量龐大的平民記者,提供形形色色的各式訊息。 雖然有人質疑數量與品質無法兼顧,但作為訊息接收端的民眾,將會是最後的裁判。

網路是一種新興的媒體,但卻以超過歷史上任何一種媒體發揮影響力的速度,正在改變這個世界。2005年的三合一選舉,瑋哥的部落格就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姑且不論到底是抹黑還是言論自由,都可以看見網路在選舉中逐漸發揮它的強勢威力。2004年的美國總統候選人Howard Dean 就以 Blog的形式,在網路上募到比對手George W. Bush更多的款項,Howard Dean的創舉,當然後來也被其他人仿效。

關鍵字廣告是另一種網路行銷的概念。2005年的三合一選舉,桃園縣長候選人朱立倫就買下了Google AdWords,讓網友在查詢選舉、國民黨、朱立倫、馬英九、胡志強、非常光碟等關鍵字的時候,旁邊都出現其競選網站的連結。相較於傳統網路橫幅廣告不到0.1%的點擊率,Google AdWords動輒5%以上的點擊、並按照點擊次數來收費,可說是最能命中目標群體的一種方法,因此廣告業主自然也樂得付錢。

==================
我在英文的Google裡面查了一下Chineselearn Chineselearning Chinese等幾個關鍵字,搜尋排行高居榜首的,當然是Zhongwen.comLearning Chinese Online等非營利性質的網站,以及Rosetta StonePimsluer等商業網站。而一旁的關鍵廣告,則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學中文資訊,沒有看見屬於台灣各華語中心的廣告。甚至連我在Google輸入learn Chinese Taiwan,出現的廣告仍是赴北京學中文的訊息。

看來,我們的華語中心,還沒有人意識到這種網路行銷的問題啊......

==================
延伸閱讀:
黃彥達:你必須正視的關鍵字廣告

==================
Gillmor, D. (2004/2005). 草根媒體 (陳建勳, Trans.). 台北: O'Re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