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1

外國口音導致可信度降低

口音影響心理

社會語言學很早就發現,說話者的口音(accent,或譯為「腔調」)會影響心理印象。比方說,如果小明的口音與標準發音接近,人們就會認為他是上流社會、受過良好教育。反之,如果小明是鄉村╱非標準口音,人們就容易認為他是工農階層。

為了證實這一點,我們可以讓小明來當發音人,要求他模仿標準口音與非標準口音。發音人都是小明,理論上並不會因為口音標準而變帥。但事實上,口音的確會影響他人的印象。只有聽到聲音時,人們容易認為標準口音的人比較聰明、比較正直、外貌較佳……等。這種實驗方法,社會語言學家叫做「配對偽裝」(matched-guise)。

 

外國口音降低可信度

既然口音會影響社會心理,那麼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口音呢?Lev-Ari & Keysar 最近的研究發現,外國口音較重的人,別人不容易相信他所說的話,換言之,可信度降低了。這與內容無關,我們心理上就是會比較不信任有外國口音的人。

Lev-Ari & Keysar 的實驗方法是,將受試者分成三組,一組母語者(native speaker),兩組非母語者(non-native speaker),一組口音較輕,一組口音較重。研究者準備了幾十個句子,諸如:「螞蟻不會睡覺」、「長頸鹿在缺水時可以活得比駱駝久」這類句子,播放給母語者聆聽,讓他們判斷這個句子是否為真。第一次實驗,實驗者沒有告訴評分者任何事情,第二次則事先告訴他們:「本實驗的目的是測量,理解說話者言語的困難程度,是否會影響他們陳述內容的可信度」。結果發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實驗一),聽話者認為有外國口音的人,其內容可信度較低。但如果事先告知(實驗二),口音的輕重就會造成明顯的區別:輕口音的分數與母語者接近,但重口音的分數則是和原來差不多。  

 

若依理性判斷,口音的輕重不該成為判斷內容可信與否的標準。的確,母語者在聽到外國口音時,會認為外國口音「較難理解」。實驗結果發現,外國口音不僅影響理解程度多寡,同時也影響聽話者對言語可信度的評分。

 

小結

結論就是,外國口音會降低說話的可信度。聽話的人有沒有意識到說話者有外國口音,也會造成影響(母語者對外國人較寬容)。輕口音的影響較小。如果口音很重……那就沒救了。:p

下次如果你的外國學生不想練習發音,你可以拿〈每日科學〉的這篇報導給他看。^^y

【參考文獻】

1 則留言:

annie517 提到...

請問可以幫忙解說這篇嗎,因為我很想知道這篇在說什麼.....他是說字幕會產生甚麼影響呢???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7/100719164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