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7

[Book] 決斷兩秒間

決斷兩秒間
書名:決斷兩秒間 (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作者:Malcolm Gladwell
翻譯:閻紀宇
出版年:2005
出版社:時報文化

【心得】
書中描述的是一種直覺的判斷力。身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周圍的豐富資訊如排山倒海而來,往往掩沒了事件真實的面目。但是人們卻有一種不自覺的瞬間判斷(snap judgment)與快速認知(rapid cognition)的方式,作者稱之為「薄片擷取」(thin-slicing)。他認為,「生活當中壓力沈重的時刻,我們瞬間判斷與第一印像是幫助理解周遭更好的證據。」(p.31)

書中還提到許多有意思的事情,而第一個故事震撼人心:J. Paul Getty美術館想要收購一個西元前六世紀的希臘雕像。該時期出土的雕像大多數支離破碎,但這一座雕像卻出奇的完整。律師與科學家經過14個月的調查之後,美術館相信它是真品,並同意買下。但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館長Thomas Hoving只看了兩眼,浮現心頭的第一個感覺是:新穎(fresh)。美術館後來甚至到雅典開了一次研討會,而眾多專家則表明看到這座雕像時有「直覺的排斥感」。該雕像的真偽最後仍然無法定案,以致於後來美術館在該雕像的說明上寫著「約為西元前530年,或為當代贗品。」 作者想要強調的是,「電光火石間的瞬間判斷,能與耗時數月的理性分析在價值上等量齊觀。」(p. 34)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因為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專業素養,足以在兩秒之間做出判斷。

又如另外一個故事是愛情實驗。請一對夫妻談話十五分鐘,錄影存證,然後標記每一秒鐘的情緒,分析其互動模式。John Gottman 透過這個實驗,發現他可以經由分析15分鐘的對話,判斷這對夫妻15年後是否依然廝守,準確度高達九成。他怎麼做到的?Gottman發現,其實不需要同時追蹤20種情緒,有四種情緒足可作為判斷的依據:防衛、抗拒、批判、輕蔑。到後來,他甚至可以坐在餐廳當中,就可以判斷隔壁桌的夫妻是否相處融洽。

直覺的判斷總是正確的?恐怕不盡然。深藏於潛意識中的刻板印象,是多數人沒有察覺到、或者不願意承認的。假使我們詢問美國人,願意公開承認自己有種族偏見的人大概不會太多。但透過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則可以一窺潛意識聯想的奧妙。例如:「邪惡」與「傷害」等字眼常與黑人聯想在一起,而「美好」則讓人聯想到白人。而有顯著相關的聯想詞彙(如「男性」與「職業」),其反應時間約比無相關的(如「男性」與「家庭」)約快了200~300毫秒。

而一個人的外貌也經常影響別人對她的印象,例如Warren Harding才幹平庸、卻因堂堂相貌、一表人才而當上美國總統。個子高的人所賺的錢也比較多:每高一吋,年薪增加798美元。我們到超市選購產品時,裝在圓盒的冰淇淋也會比裝在方盒的來得暢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當我們把某種食物放進嘴裡,並在一瞬間判斷它的滋味是否美好時,我們根據的訊息不僅來自味蕾與唾腺,同時也來自眼睛、記憶與想像力。」(p.188-189)

書中最讓我大呼不可思議的,是關於可樂的故事。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向來是商場上的宿敵,而可樂的愛好者多半各自有其忠誠的品牌。但如果要喝可樂的人判斷哪種比較好喝,則答案來自於對品牌的印象,而非舌頭的味覺。兩階段的實驗可以測試其正誤:實驗一,裝一杯可口可樂與一杯百事可樂,但不讓喝的人知道品牌,大多數人皆能判斷無誤。實驗二:三個杯子,其中兩杯相同,另一杯不同。這時候受試者所要做的不是指出哪一杯是百事可樂、哪一杯是可口可樂;而是挑出哪一杯與其他的不同。猜對的機率,與隨機猜測相差無幾。(當然,美食專家與專門的可樂研究者還是能夠區別兩者之間的細微差異的)

===============================
上面關於可樂的實驗,讓我聯想到國語裡的三聲變調。有些語音學家宣稱,「起碼」 vs. 「騎馬」、「粉廠」 vs. 「墳場」在感知上是有不同的,換言之,他們宣稱能夠分辨原調(citation form)與變調(tone sandhi)的不同。王士元與李功普曾做過一個實驗,讓16位母語者聽辨130組2+3及3+3的詞組,發現答對的機率約為一半,也就是接近亂猜(Wang & Li, 1967)。所以我猜想,那些宣稱能夠分辨的人,是否也受了書寫符號(漢字)的刻板印象所影響呢?

不過,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是: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但卻無法教我們怎樣運用。例如作者說的thin-slicing,它既有正確的瞬間判斷、也有錯誤的刻板印象,那我們何時知道可以依靠潛意識呢?作者沒有提到這一點。讀完本書,我只能「知道」有這些現象,卻不知從何「訓練」起。或許因為潛意識的晦奧難測,以及我們對人類心智活動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導致潛意識判斷的「亦正亦邪」。至於如何培養正確判斷的直覺,似乎需要再等作者寫另外一本書了...。 :p

===============================
延伸閱讀:

===============================
Bibliography:

  • Gladwell, M. (2005). 決斷兩秒間 (閻紀宇, Trans.). 台北: 時報文化.
  • Wang, S. Y., & Li, K. P. (1967). Tone 3 in Pekingese.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10(3), 629-636.
===============================
【後記】

在寫完這一篇讀書札記之後,某天我正在觀看綜藝節目"我猜",忽然恍然大悟:"真的假不了"這個單元,其實就是典型的"thin-slicing"。三位參加者各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請特別來賓判斷哪一個人是假的。以往我會把注意力放在參加者上,但現在我則觀察別人怎麼樣做選擇、判斷的依據為何,是參加者的外貌?言談?還是某些小動作?不過,就如書中所說,儘管我們都能解釋為什麼做出這些判斷,但很多時候真正的原因隱晦不明。

我們每天頻繁使用thin-slicing,不論是否自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