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6

[Phonetics] 向語音學大師致敬

Professor Peter Ladefoged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語音學大師 Peter Ladefoged 走了,享年80。

Ladefoged致力於探索世界上各語言的語音現象,一生著作等身,寫過10本書、130篇期刊文章。他的 A course in phonetics 是許多外文系指定的教科書,研究所則用 Vowels and Consonants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with Ian Maddieson)等,同時他還負責維護IPA(國際音標)。在語音學界,他要是自認第二,大概沒人敢當第一吧?

Prof. Fon去年參加研討會,帶回來一個溫馨的小故事:在研討會中,Ladefoged的老婆被請上台致詞,她說:Ladefoged年輕的時候,到各地做田野調查、需要攜帶大批儀器。她心想:好吧!我很強壯,可以搬得動。等到年紀大一點的時候,電子儀器的體積縮小了,但 Peter 卻決定要帶更多! ^_^

我今天早上才去圖書館印了他在1983、1984年關於retroflex的文章,晚上就看到他過世的消息。也許,我們一直沒做好心理準備,總有一天得要面臨他的離開吧?雖然知道每個人都逃不過自然法則,但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還是令人悵然若失.....

================
延伸閱讀

2006-01-23

[TCSL][轉貼] 漢語熱的沉思

中文課在美國高校的東亞系中,就選課的學生人數而言,往往是重心,但就學術的分量而言,依舊是邊緣。而從事教學工作者大多被視為「匠人」而非「學者」……
周質平
2006-01-03
最近十年來,世界各地學習漢語的學生快速增加,形成了所謂「漢語熱」。這誠然是極可喜的,但在這個大好的形勢之下,也別讓「熱浪」沖昏了頭。心平氣和地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依舊有不能令人釋懷的隱憂。
中國大陸
對外漢語教學成為一個學科,並授予學位是晚近二、三十年的事,和中文系或語言學系的歷史相比,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歷史較短的學科。二、三十年來,大半時間都在摸索和探路的過程。套句中國的老話,對外漢語教學在高校中的地位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妾身未分明」的。從一九七○到八○年代,對外漢語教學在中國大陸大多隸屬「外事」或「國際交流」,只是許多「對外服務」專案中的一項,與旅遊參觀、接待外賓在功能上和意義上沒有太大的不同。與其把「對外漢語教學」界定在「學術研究」,不如把它歸類為「涉外服務」。換句話說,許多高校成立對外漢語項目,其著眼往往是「創收」或「創匯」,與學術掛不上什麼鉤。這一情況直到今天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至於學科的建立,在最近幾年來,有了顯著的改善。許多高校成立對外漢語學院,除了培訓外國學生漢語之外,也培訓對外漢語師資。對外漢語教學在文學院裡,有漸「由附庸蔚為大國」的趨勢。
台灣
台灣在中國大陸開放之前,曾經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鎮。坐落於台灣大學校園裡的「全美各大學中文研習所」(由史丹佛大學主持,故又名「史丹佛中心」),以精英式的小班授課著稱,曾為美國的漢學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文史學者。台灣師大的「國語中心」也曾是海外學子學習中文的首選基地。但這一盛況,隨著大陸的開放和島內政局的變遷,已經不復當年。「全美各大學中文研習所」在一九九七年遷到了北京清華大學校園,美國中國文史研究生去台灣學習的已寥寥無幾了。
台灣對外漢語教學目前情況是:既缺乏統籌的領導機構,又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在繁簡字和拼音系統的使用上,始終舉棋不定。在舉世漢語熱的浪潮裡,台灣,這個在中國最早普及國語的地區,卻出現了漢語「外熱內冷」的奇怪現象。
對外漢語(在台灣稱做「華語」)老師在台灣許多高校,至今沒有「納編」,還是臨時聘雇人員,按時計酬,工作重而工資低,是許多退休或無業人員再就業的崗位。授課的單位,表面上看來為數不少,但無論人事結構、課程規劃都還相當程度停留在「補習班」的階段。
台灣的華語文教學在國際上的地位,過去四十年來的轉變是由「重鎮」漸漸地成了「散兵游勇」,這是非常叫人惋惜的事。大陸的開放固然是引起這一改變最直接的原因,但當局在語文政策上的錯誤,也難辭其咎。幾十年來,台灣在語文上始終堅持走「同中求異」的道路,突出「台灣國語」與「規範現代漢語」的不同──無論在字形上,還是語音上,都企圖保持「地方特色」,而不知學習中文的外國人想學的是規範的現代漢語,而不是台灣國語。試想要是夏威夷人用的是有夏威夷特色的英語,無論拼音、拼法、發音都不同於美國大陸。試問有幾個中國人會願意到夏威夷去學「夏威夷英語」呢?換句話說,要是台灣的華語文教學,不能在「書同文」、「語同音」這兩點上向大陸靠近,那麼,台灣的華語文就只有日益邊緣化了。
美國
對外漢語教學在美國高校的情形,也有值得令人憂心的議題:
就教材的編選和教法的更新上而言,美國的對外漢語教學,過去二十幾年來,一直在迎合西方語言教學的理論,而無視於漢語的內在特徵。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從上個世紀八○年代開始,橫掃美國語言教學界的能力語言教學法(Proficiency Approach)。在這一理論的主導下,語言教學只重視語言的功能,而無視於語言的結構,結果則是語言教學中的「準確」向「流利」妥協,甚至棄守。漢語是個有聲調的語言,發音準確的要求,遠在歐洲語言之上。沒有準確的發音,漢語的水平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境界。美國對外漢語教學界在洋理論的衝擊下,最需要的是建立起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早年,在美國學習中文的只是極少數的傳教士,中文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是韓戰以後的事。上世紀六、七○年代中文與俄文、日文、阿拉伯文並列為「關鍵語」(critical languages),到了八、九○年代改「關鍵語」為「不常教的語言」(less-commonly taught languages)。美國政府注意到中文教學是從政治、軍事和外交上著眼的,與學術研究也扯不上太大關係。
中文教學在美國高校的發展是七○年代以後的事,而選讀中文的學生,除了少數是有志於中國文史或其他方面的研究者以外,許多都懷著「獵奇」的心理,對中國功夫的興趣遠遠超過孔孟老莊。
中文課在美國高校大多隸屬東亞系(East Asian Studies),也是東亞系主要的「生源」。但中文教師在系中的地位並不高。這與中文教學缺少學術性是不可分的。中文課在美國高校的東亞系中,就選課的學生人數而言,往往是重心,但就學術的分量而言,依舊是邊緣。換句話說,中文教學在美國高校多少也有些「妾身未分明」的尷尬處境,中文教學遊走在「學術」(scholarship)與「技能」(technique)之間。而從事教學工作者大多被視為「匠人」而非「學者」。這一情況晚近二十年來,由於「能力語言教學法」和「交際法」(communicative)盛行一時,從事中文語言教學工作的人,不再在中國文史或語言學上做專精的研究而只在方法(methodology)或教學法(pedagogy)上掉弄些看似深刻而實無深意的時髦名詞(jargon),把對外漢語教學的內容完全局限在問好、購物、問方向等功能上。這又如何不讓其他同事將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師視為「匠人」呢?試看早年從事中文教學的前輩學者如趙元任、李方桂、楊聯陞,他們何嘗只是將「口語能力測驗」(oral proficiency test)或「課堂活動」(classroom activities)等作為終身事業呢?如果我們始終只能在方法、技能和教學法上兜圈子、玩花樣,這又如何有可能提升我們這一界的學術地位呢?
師資培訓
近十年來,大陸台灣許多高校都成立了以對外漢語教學為專業的研究所。如北大北京語言大學北師大台灣師範大學每年都訓練出為數可觀的對外漢語老師。這支新的師資隊伍,比之早年來自三教九流的「邊緣分子」,在專業訓練上有很大的改進。但只要稍稍留意各高校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所的課程,就不難發現,訓練的重點依舊是在語言的結構和教學的技能上。對中國文史知識的要求往往居於次要。在這樣情況下訓練出來的老師,大多只是稱職的「操練手」(drill instructor),而非「學者」。「學者」可以兼為「操練手」,但「操練手」則無法兼為「學者」。操練手往往只能在一、二年級的課上有效地進行領說對話,到了高年級的討論課則不免捉襟見肘。
尤其令人憂心的一個發展是時下對外漢語教學界,往往視中國文史出身的學生為非科班出身,唯有「應用語言學」、「課程設計」、「教學法」或「第二語言習得」等專業訓練出來的學生為「正途出身」。這樣的發展使對外漢語教學只重視「技巧」(technique)和「功能」(function)而忽略「內容」(content)與「結構」(structure)。換言之,在這一潮流和趨勢下所訓練出來的學生,恐怕是離學者日遠,而離「匠人」日近了。
對外漢語教學界的師資培訓就長遠來看,絕不應該是「匠人化」的過程。我們應該是在學者的基礎上,讓教師學得一點教學的技巧。套句張之洞〈勸學篇〉中的老話,是「內容為體,技巧為用」。而此處所謂內容則不外是中國文史和語言學的一般知識,而「技巧」則是課堂中的教具使用和課堂活動等等。
「體用」的分法當然意味著「本末」。時下我們這一界所做的師資培訓工作往往成了本末倒置,這一現象尤其以短期培訓班體現得最為明顯。三、四天或一星期的培訓受限於時間,當然只能講些課堂規則等最粗淺的「教師須知」。這只是入門的基本功夫,絕非對外漢語教學的精髓和堂奧。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擴大,選讀漢語學生人數的增加是可以預期的。最讓我們感到安慰的是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動機,已經由獵奇而轉向實用。然而,美好的遠景意味著更重大的挑戰和責任,我們必須在師資培訓、教材編寫和教法改進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
註:超連結是我加上去的,此外更正了一個錯字。
================
轉自美國世界日報

2006-01-20

[Book] 藍海策略

藍海策略書名:藍海策略 (Blue Ocean Strategy: How to Create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Competition Irrelevant)
作者:W. Chan Kim, Renée Mauborgne
翻譯:黃秀媛
出版年:2005
出版社:天下文化

【心得】
這本是最近相當熱門的企管書。書中提到的主要觀念是,企業需要不斷開創創新的無人市場(藍海),而不僅僅在原有的圈子裡去和同業做慘烈廝殺(紅海)。兩位作者觀察、追蹤了150個企業案例,發現沒有能永遠優秀的產業,同時也沒有永遠優秀的企業。能夠勝出的企業,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提升核心價值,並同時削剪邊緣價值的成本,達成「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

作者主張,藍海策略有下面四個行動架構(p. 50-52):
  • 在自己的行業要成功考量的因素中,有哪些已不適用而應消除(Eliminate);
  • 有哪些因素應該減少(Reduce)到遠低於行業中的標準規定;
  • 有哪些因素應該提昇(Raise)到遠高於行業中的標準規定;
  • 有哪些因素應該在行業中被創造(Created)出來。

價值創新

《藍海策略》一直強調的觀念就是:產業沒有固定疆界。所有產業的市場,都有可能因為價值的創新而重新界定(reconstruct)。例如:1893年汽車剛推出時,是少數有錢人的奢侈玩意兒,每台汽車量身訂做,造價居高不下。到了1908年福特(Ford)推出單一款式、單一顏色的T型車,價錢只有他種汽車的1/3,因此大受一般民眾的歡迎,佔據了60%的市場。到了1924年,通用(General Motors)推出適合每一種財力和用途的汽車,有多種款式可供選擇,搶下了90%市場。但到了1970年的石油危機,美國人深感能源的重要,因而轉向購買省油耐用的日本車。原本的汽車大廠克萊斯勒(Chrysler)因此受創最重,一度瀕臨破產,但他們在此時推出廂形車,打破了汽車與卡車之間的界線,引發90年代的休旅車風潮(p. 282-290)。

以上的每一家企業,都是在原有的市場之外,創造全新的藍海,因而能夠在市場中取得大幅度的領先。但作者同時也發現,沒有一家企業能永保優勢,總是會被更能創造全新市場的競爭者所超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價值創新」不等同於「科技創新」。全新的技術不一定就會帶來新的商機。例如Philips的CD-I互動光碟機,結合影視功能、音響系統、遊戲機和教學工具,但卻是一個失敗的產品,新的科技不一定帶來新的實用性(p. 177-178)。

需求分析

另外書中提到很有意思的是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作者提到:「顧客很難想像如何創造沒有競爭的市場空間...往往侷限於企業已經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特色。」(p. 48)同時還引述了1914年到1922年的電影院大亨Samuel Rothapfel的話:「提供大眾想要的東西,根本是大錯特錯。因為,大眾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應該是給他們更好的東西。」(p. 301-302)
Brown(1995)的教學設計模式共分五個步驟:
Brown's ID Procedure

需求分析必然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如果今天針對特定主題(例如:商業華語、中醫華語、密集班等)進行教學設計,一般會使用的需求分析方法不外乎是:檢視現有教材(過去的人做得怎樣怎樣不好)、發放問卷、訪談使用該教材的老師或學生(看看使用教材的人有哪些批評)等。匯整以上資料以後,應該可以找出學習者需求的共同點,並以此為出發點進行設計。我相信這樣可以找出較佳的(better)教學方法,但這樣就能夠找出最好的(best)教學策略、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方法嗎?我有點懷疑。這就好像我們詢問一個人: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是什麼?如果他沒有品嚐過魚翅等珍饈美饌,自然所提出的答案清單也就不會有這些東西。因此,設計者應該勇於嘗試,教學者或學習者的答案只是是當成參考的一部份,重點還是在於達成教學目標、形塑教學策略,這樣才不會在原有的圈子裡打轉。

顧客鍊

還有一個很意思的是(但我猜大概不是作者原創):「顧客鍊」。顧客鍊有三種人:花錢買東西的「採購者」(purchaser)、實際的「使用者」(user)和重要的「影響者」(influencer)。比如以台灣的課本、教科書市場為例,花錢的是家長、使用的是學生、但具有影響力的是老師。再如醫生和病人的關係,病人同時兼具採購者和使用者,但醫生則是影響者。洞悉這個顧客鍊,就不會只把眼光聚焦在影響者或採購者身上(這正是傳統企業會做的)。有時採用使用者的意見,就能夠開創全新的市場。例如在華語文教學的課堂上,通常是老師決定選用什麼教材。但如果學生覺得另一本教材更好,也有可能反過來要求老師採用該教材。因此,應該針對哪個對象來進行教材設計、行銷?如果是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學,是否可以發展出一個完整的線上輔助學習網站,或甚至是紙本教材+線上教材?

以台灣的英語學習雜誌市場為例,現有的規模大約是100多萬份,《空中英語教室》+《大家說英語》共50萬份;LiveABC的雜誌約30萬份;空中美語的雜誌約20萬份。但是,這有沒有重定疆界的可能?當然有!現在政府正努力推動公務員學習英文,不知道市面上可有相應的教材?如果沒有,這當然也是一塊可以開發的市場。

華語教學

再以華語文為例。最近美國官方網頁上提到一項語言政策:因應國家安全和全球競爭力的需求,美國政府決定投入1.14億美元進行外語教育:包括阿拉伯文、中文、俄文、印度文和波斯文等。而美國AP(Advance Program)也即將在2006年登場,在2007年就會有第一次考試。眾多廠商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切入這個全新的領域。假設我們想編一本全新的華語教材,我們自然就會問:這裡的潛在市場有多大?這些學生為什麼會有學習中文的需求?教學單位(學校)如何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應該怎樣編寫才能符合國情文化、同時又能針對CPT、HSK等考試的需要?

如果編寫教材時套用《藍海策略》的行動架構,就會是:
  • 消除:教材中有哪些習以為常的因素需要消除?(結構主義 or 功能導向?生詞、語法點排序?詞類&略語標記?)
  • 減少:哪些是一般教材不必要的?
  • 提升:哪些內容需要大大超過一般教材?
  • 創造:哪些是現有教材還沒有提供的?(適合該教材的教學法?師資培訓?配合教材的線上教學資源?針對HSK的練習試題?)

現況的不足

數位學習顧問陳迪智說,雖然中文熱潮已經到來,但還沒有見到全球佈局的經營策略(像英文學習那樣)。我同意他所說的,現行的華語文教學還有一些核心價值沒有被創造出來,還不足以完全打動人心。我們所見到的,不論是進行教學的老師、或是自我學習的學生,都會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障礙:現行的教材編得不夠好、輔助教學資源不足、沒有售後服務、沒有更新教材的計畫、相關學習資源不多(特別是對非英語系國家的學習者)、沒有師資培訓、教材中的教學理論也都沒有經過驗證等等。

以上的這些問題,我都沒有答案。不過藍海策略證明:沒有人永遠優秀、也沒有企業能永遠保持領先。因此,不斷的創新才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然而,書中也提到,並不是搶先進入市場的先行者(first mover),就一定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事實上有九成搶進市場的企業,都慘遭滑鐵盧。如何搶進市場、保有先行者優勢;同時又能持續創新、維持競爭力?這將持續考驗企業的智慧。


【延伸閱讀】
【引用文獻】

2006-01-18

[Book] Lexus傳奇

Lexus傳奇書名:Lexus傳奇:車壇最令人驚豔的成功 (Lexus: The relentless pursuit)
作者:Chester Dawson
譯者:黃碧珍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年:2005

【心得】
凌志汽車(Lexus)大概是近期汽車產業中,運用藍海策略最成功的例子,《藍海策略》書中也提到此一個案。當然,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感於Lexus的卓越,而《藍海策略》則要次年才會出版。

Lexus的宣傳標語是「專注完美、近乎苛求」。這一句話,同時也反映了豐田汽車打造一部高級車的所花費的心血。原本的高級車市場,由三家廠商所壟斷:BMW、Benz、Chrysler。而日本車雖然省油,但也給人的印象也脫離不了國民車的形象。但豐田決意要改變現狀,打造一部品質更好、性能更佳、但價格卻較便宜的高級車。有了這樣的願景,工程師團隊開始專注於從每一個小細節打造這台夢幻房車:重量更輕、風阻係數更小、馬力更強、同時更省油。花費十年的時間,終於讓這部車能夠面世,同時甫推出就屢創銷售佳績。

書中還提到很有趣的一點是:豐田公司刻意淡化Lexus的日本元素,以全新的品牌在美國銷售,以致於很多人不知道Lexus是豐田的汽車。在產品研發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設計出更合美國人口味的車型,乾脆把整個設計團隊搬到美國,讓他們觀察當地的建築、體會當地的生活。這種「非做到不可」的用心,也難怪能將三大車廠打得節節敗退。在全球化3.0的世界中,國界不再重要。現在於大陸經營的台商,不很多也都這樣嗎?《兩岸人才大車拼》一書中就提到:想要在大陸成功,除非就是認同他們、決心在那裡耗下去,不然不會成功(p. 160-161)。在大陸的台商據說有五十萬人,前往大陸讀學位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台灣到現在尚未承認中國的學歷。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拿到北大、清華的畢業證書,足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個國家應徵工作。台灣因為政治因素而封閉自我,不過是將自己排除在全球的人才供應鍊之外而已。

本書當然也有小小缺點。例如,該書中完全沒有表格、曲線圖、圓餅圖等的輔助說明,全部以文字來敘述,以致於我在閱讀時常常會被一大堆數字搞混(比如市佔率)。同時,用文字來描述汽車的線條、外觀,對我來說也過於抽象(我果然是視覺型的… :p)。不知道這些是否牽涉到商業機密?身為讀者,對於反覆的銷售數字、相近的描述文字,讀到後來不免有些不耐。

=================
延伸閱讀
=================

2006-01-17

[CALL] Blog vs. language learning

Blog現在已經變成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了,它提供給人一種快速、方便的出版管道,同時還可以讓大家來針對主題評論。大多數的blog供應商(blog service provider)的服務還是免費的,拜今日網路普及之賜,只要有網路便可以寫作。那麼,Blog有無可能拿來當成輔助語言教學的工具呢?

英文為第二語言的blog自然有很多,而中文的線上寫作當然也不是首次被提出(如:師大華研所的華語文應用寫作教學)。但以blog來輔助華語教學呢?我自己雖還未見到相關的研究,但網路上開始有一些中文學習者用第二語言寫作了(如列表)。

Blog作為CALL工具當然不稀奇,重點還是在於如何融入教學。但我還有個小小的野心:如何才能夠將這項應用推廣開來,讓華語教學的老師和學生都能普遍接受,甚至變成習慣?

《數位之牆》牆主黃彥達有一篇文章提到,如果推出一項新的科技,其散佈的模式會如下圖:
Tech marketing
科技行銷市場模式 (From 數位之牆)
由上圖可以看出,"創新者"(Innovator)和"早期採用"(Early Adopter)兩種人加起來約16%,並與其他的大多數人(84%)有個明顯的斷層(gap)。換句話說,如果接受的人數沒有能夠突破16%,這項科技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如果我們把在研討會、期刊上發表文章的研究者(如:Campbell, 2004; Johnson, 2004; Su, 2005; Ward, 2004)看成是是"創新者",而積極採用新科技輔助教學的師生看成是"早期採用者",這兩類的知先覺者若能夠將影響力擴及"早期多數"(Early Majority),我的小小野心就不再是夢想。 因此,關鍵在於使用的人數是否足以突破引爆點(tipping point)。如果能夠超越,這種應用就會成為一種趨勢、一種流行,並且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擴展。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想必會發展出更好、更多元的教學法,來將blog融入語言教學裡吧!

===========================
CSL /CFL Blog list
===========================
延伸閱讀 : Blog for language learning)

2006-01-16

[Computer] Google Scholar vs. 百度國學

讀了武陵客的文章,才知道Google Scholar也有中文版了(不過是簡體的)。也順便Google了一下武陵客的其他文章。

有興趣不妨試試Google和百度的學術搜索:
不過我還是覺得,Google有時可以搜索到很有價值的文章(碰碰運氣),當然得要看原作者是否願意放在網路上。例如我之前的讀過的期刊文章(從聽力訓練聲調),就是在Google Scholar上找到的。

=========================
文章

2006-01-14

[Computer] PowerPoint 的10-20-30 原則

矽谷的創業投資家 蓋 川崎(Guy Kawasaki)在他的blog上有一篇文章,提到他認為的PPT 10-20-30原則:
  • 10張投影片
  • 報告時間不超過20分鐘
  • 字體要超過30pt
在一個畫面塞滿了細小的文字,對於呈現內容而言絕對是一個災難。川崎認為,如果在一張投影片上放太多字(字體很小),恰好反應了演講者的兩個心理:
  • 演講者本身對於內容不太熟悉
  • 演講者誤認為文字越多越有說服力
而太多張投影片,通常也無法將完整訊息傳遞給聽眾。我們在課堂上、研討會、討論會等場合,不難發現這類「準備太過充分」的報告者,短短10分鐘的時間卻準備30或甚至50張投影片,因此只能匆匆帶過。這種報告者,恰好是反映了他們對於報告內容未能充分掌握,無法淬取出最精華的內容、在短時間內傳遞給聽報告的人。
10-20-30簡報原則的影片
此外,對於報告時間的精準掌握也是很重要的,在研討會中也不難發現常常有人超過規定的時間。《Who Wants to be a Scientist》一書提到,如果在研討會中佔用同其他報告者的時間,可能因此而得罪他人。學術的圈子是很小的,難免會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以上都只是呈現報告時的小貼士(tips),真正的重點當然還是內容。但是這些小貼士可以幫助我們做一場更精彩的報告。
=========================
延伸閱讀

2006-01-13

[Book] 數位修練

數位修練書名:數位修練:20家導入e-Learning的成功企業現身說法
作者:黃玉珍
出版年:2005
出版社:聯經

如同小璇在他的部落格"璇。言。璇。語"中所說的,我讀完這一本書以後充滿失望之情。不是因為內容不豐富,而是我覺得文章太官樣。該書與其說是20個成功的案例,倒不如說是20篇公司所發的新聞稿。我這麼說當然不是要否定作者的努力,實在是內容的描述太過官方。我大概是讀慣了天下文化的夾敘夾議、亦情亦理的風格,對於這種官樣文章有種天生的反感。導入數位學習真的都是好處?ROI可以高達20倍?恐怕不見得。我想前人跌倒的經驗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如同Schank(2001/2002)所言,我們其實是在不斷地犯錯中成長。但這本書只能算是案例的描述,真的有心投入數位學習的人,恐怕無法從中得到太多寶貴的經驗。

當然我也在該書中發現有趣的案例。例如數位學習廠商希伯崙瞄準的就是英語學習這塊市場,前陣子還拿了經濟部工業局八百萬的獎勵金(中時新聞)。他們所採用的方法也相當高科技,語音辨識、3D動畫全都採用。下圖就是LiveABC的學習畫面。與電腦中的虛擬人物互動的方式,可以選擇口說(語音辨識),或是以滑鼠點擊選項:

Live ABC
早在80年代,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專家就建議可以在軟體中加入語音辨識的功能。但直到1994年,ASR(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才開始真正應用於個人電腦的語言學習 (LaRocca, Morgan, & Bellinger, 1999; 陳浩然, 2003)。然而,將語音轉成文字的大詞彙連續語音辨識(Large Vocabulary Continuous Speech Recognition, LVCSR)和應用在CALL上的語音辨識有著本質上的差異:LVCSR的對象通常是母語者,其內容是說話者的全部語音,目的是將語音轉成文字。但語音互動的CALL的使用者卻是第二語言學習者,其辨識的內容是學習者所說的話;通常是已知的內容,主要目的在於輔助教學。換言之,LVCSR是想要找出各個字發音的共性,而CALL的ASR則著重於區辨音素的差異性(Egan, 1999; LaRocca, Morgan, & Bellinger, 1999)。

CALL的ASR有什麼樣的好處呢?可概括如下(Eskenazi, 1999; 陳浩然, 2003):

  • 讓學習者沒有在同儕前表現的壓力,創造一個威脅性較低的環境;
  • 大量增加學習者練習口語能力的機會;
  • 個人自學式的學習,有充足的時間練習;
  • 即時回饋。可以立即知道所說語音的好壞,且回饋多為間接式(例如:「再試一次」),較無壓力。
不過,話說回來了,華語文的電腦輔助教學是否也可以加入語音辨識?我不知道。至少我目前還沒有看到成功商業化的產品,也許這是一塊值得開發的市場。但先決條件是得先克服技術上的問題:怎樣辨識中文L2學習者在語流(running speech)中的聲調?我曾試用採英文辨識引擎的中文CALL軟體,結果聲調的辨識率不甚理想。如果真要辨識L2聲調,這是一個必須克服的問題。想來得要另行開發辨識引擎,而無法直接採用現有的(如IBM或Microsoft),看來還是有待相關廠商的研發了。華語文教學可以開發的領域,還是很多啊!
=======================
延伸閱讀:
=======================
書目
=========================================================
2006.3.3

本書介紹了20家導入數位學習成功的優良廠商,並且簡介他們的成功模式。雖然作者對於廠商的介紹並不深入,投資報酬率(ROI)也亂算一通(p. 69),20家個案也沒有歸納出成功的關鍵因素,不過至少本書讓我們知道下面幾點:
  1. 主管的支持度:好幾家廠商都提到,主管的支持對於在企業內部推行數位學習的重要性。有了中高階主管的支持,能起帶頭的作用,也才能風行草偃。
  2. 方式的多元化: 像是台灣知識庫以「請學員到教學中心觀看課程」的方式,避免課程被側錄,從而提高老師參與的意願(p. 230);而門得揚則考慮偏遠地區頻寬問題,不再把網路當成主要傳送課程的管道,而是學習者上課前上網經過帳號檢驗即可,也因此不會有課程下載時間過久、或是影音延遲的問題,課程則由光碟的方式來傳遞(p. 260)。
  3. SME的重要性:數位學習IDer(instructional designer)只是負責規劃課程,不可能會比企業內部的SME(subject matter expert)還要熟悉課程內容。因此,若能像復興航空興農等企業,讓SME能夠自製部分課程,除了能夠更切合學習者的需求外,還可以降低成本、加速開發流程,這也是rapid e-Learning的主要觀點。另外,PM(project manager)、ID、SME也需要可以溝通的窗口,這點也考驗SME的電腦知識和設計學習活動的功力。
  4. 混成的實效性:數位學習很難完全取代所有的學習活動,因此電腦加實體的混成學習(blended e-learning)是較佳的選擇方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希伯崙 Live ABC成功打造英語數位學習的典範,可供華語文教學借鑑。同時,音像先修網希伯崙等企業也都看好華語文學習市場,並有意切入。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華語文電腦輔助教學的潛在市場。

[Book] 科學家的第一堂課

科學家的第一堂課書名:科學家的第一堂課-- 科學家不能不知道的遊戲規則 (Who Wants to be a Scientist? : Choosing Science as a Career)
作者:Nancy Rothwell
譯者:陳家伶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年:2002/2004

【心得】
我原本沒有預期,這世界上還會有這種書。(好吧~是我自己孤陋寡聞)

作者從為什麼選擇研究當成終身職業、攻讀博士、發表論文、申請經費、指導學生、編輯刊物等等,對學術生涯中會遇到的各種挑戰、機會、義務,都做了簡略的說明和原則性的建議,提供給想進這一個行業(科學界、學術圈)的人做為參考。

許多研究生大概會慨嘆撰寫論文的不易。作者的建議是:從任何寫得出來的東西開始!例如:實驗計畫、現有的資料、表格、數據等等。接下則是擬訂計畫:為什麼而寫(學位?升等?申請研究經費?應徵工作的研究計畫書?)、寫給誰看(學術界?普羅大眾?)、期限還有多久等(p. 80)。

作者也建議一個特別的方法(至少我沒有在撰寫論文的書裡看過):先寫摘要。儘管最後還是得修改,不過先寫摘要有助於釐清思路。同時,摘要和結論也是最多讀者閱讀的部分,因此需要「精雕細琢」(p. 82)。

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我想主要是給想進這個圈子的人參考,同時也是作為還沒進學術圈的人取決的依據。她說:假如你確定自己不喜歡研究,最好趁早離開這個領域,而最理想的狀況則是在完成學業後。

書中提到,許多科學家每週都工作超過50小時。這讓我想到C. C. Tseng老師,她說自己是7-11,因為工作時間是朝七到晚十一。如果單就投資報酬率來說,當科學家顯然賠本。那到底有什麼原因可以支持科學家從事這麼辛苦地工作?是因為他們可以從研究中探索新知、得到樂趣。如果無法獲得這種樂趣,大概無法長久地維持下去吧?還是趁早轉行的好。

最後,科學家對家庭的犧牲是顯而易見的。這一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南韓科學家黃禹錫據說從來沒有帶老婆去旅行,所得到的獎金也悉數投入科研當中。這也讓我想到Prof. Gin帶著他們的掌上明珠貝貝參加研討會的情形。貝貝當然不耐久坐,但誰叫爸媽都是學術圈子裡的人呢?縱有百般不願,還是得在人前人後端莊優雅吧?在周圍都是大人的環境中成長,想必會較一般的孩子早熟世故吧?這是否是小孩所願,就不是我能得知的了。

=======================
延伸閱讀
=======================
Bibliography

2006-01-11

[CALL] 用iPod學語言

之前曾經提到(Podcast vs. elearning)Podcast可以做為電腦輔助教學之用,是因為注意到好幾個國外的eLearning blog都提到podcast的應用。最近兩期的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都提到Podcast作為電腦輔助語言教學之用(Chinnery, 2006; Godwin-Jones, 2005),因此Google了一下Podcast for ESL,沒想到這些podcast可以寫成一長串的列表!

Podcast用來輔助語言學習當然有不受時空限制的好處。同時,配合iTuneJuice(iPodder)等音樂播放器,可以和RSS一樣同步更新,將podcast下載到電腦中。如果擁有iPod,還可以自動複製到iPod。沒有iPod也沒關係,一樣可以手動複製到MP3播放器。就像是隨身播放的MP3音樂一樣,podcast變成可以隨身播放的廣播。我想,這也就是Chinnery(2006)所講的:行動語言學習。

Podcast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媒體可以自製,比起廣播,它的技術門檻低了許多。換言之,只要高興,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佈podcast。BBC的新聞提到甚至可以透過podcast學習辛巴威語! 這也就是Thomas L. Friedman所說的:全球化 3.0!在全球化 3.0當中,個人的力量因為有網路與各式軟體的相助,因而得以發揮不遜於企業團體的力量(Friedman, 2005)。

廣播的教學節目當然還是需要經過設計、進而呈現教學內容。這一點ChinesePod似乎還有改善的空間。我比較欣賞的是ESLPod, Jeff McQuillan錄音時顯然也將"選擇適合以廣播進行教學的內容"列入考慮了。因此即使沒有課本,也能夠明白教學的內容(這好像也是目前大多數的ESL podcast的情況,只仰賴聽覺來進行教學),不愧是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專家。

==================================

底下這一長串列表我並未全部試過,要是大家有使用心得,歡迎分享。

其他的學習英文的podcast還有:
給中國人的ESL podcast
  • EnglishPod (by Ken Carroll,目標學習者是中文背景)
給日本人的ESL podcast
英語教學的podcast list
除此之外,還有Video podcast
  • JapanesePod101 (學習日文的podcast,還有教材的PDF。目前audio有17集、video有2集)
=================================
延伸閱讀
=================================
後記:最近在雲淡風輕上看到一篇〈新兵器上陣-我怎麼用iPod上課〉,實在嘆為觀止。比起我的理論派,Fish可以算是行動派。不過,我還是很期待網路上會有來自台灣的華語文教學podcast。一方面是期待有更優質的CSL podcast ,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在網路上可以聽到來自台灣的聲音囉。 (2006/02/02)

2006-01-09

[Computer] FreeMind

軟體名稱:FreeMind
費用:免費
說明:嘉樂學長介紹的Freeware,可以畫出腦力激盪圖。
連結:

備註:需要安裝J2RE

ps. 雖然Microsoft的VISIO也能做出類似的效果,不過MS是封閉格式,加上還是得花錢買,so....
底下是我以前以VISIO畫出來的。只是好玩,不要太計較內容 :p

2006-01-07

[TCSL] 赴美的第一位華語教師

在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的網頁上,介紹了這麼一個人:戈鯤化

大概在三年以前,曾買了一本書,名叫《戈鯤化集》,是作者的詩文遺稿。非是我附庸風雅,讀起前朝文人的詩文,而是這個人是華語文教學的開山始祖:他是哈佛大學燕京學社所聘請的第一位中國籍教師。

聯合報其實也介紹過,不過,我猜想不會有多少人還記得它,所以我就從聯合知識庫裡面把這篇文章找出來了(哈佛首聘 中文教師 戈鯤化)。當初買他的詩文集,是想整理一下他的生平傳略,然後寫一篇短文的。沒想到三年時間一晃而過,而我依然還是沒把文章寫出來。

幸好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這般貪懶,請讀讀張宏生教授的文章吧。 我所買的《戈鯤化集》,也是他整理出版的。


========================
延伸閱讀

========================
參考書目
張宏生. (2000). 戈鯤化集. 南京: 江蘇古籍.

2006-01-06

[TCSL][轉貼] 哈佛首聘 中文教師 戈鯤化

我們不易設身處地去感受他穿清官朝服昂首闊步走在哈佛園中時,心中有無歷史使命的負擔,但一定能移情想像:他病臥酷寒的異國,命在旦夕,拋下言語不通的妻兒子女,該是多麼的悲愴……
張鳳

中美百年文化交流的先聲,多以耶魯畢業生容閎為依歸,而未能意識到美國知識界向我們求教也已長達一百二十餘年,一八七九年哈佛曾首聘中文教師戈鯤化先生,當為中美交流的另一序幕。
哈佛大學在美國是最先創立、最負盛名的大學,一六三六年成立。當時清教徒才登陸普利茅斯十六年,依次有威廉瑪麗——維吉尼亞大學的首所學院,成立於一六九三年,耶魯成立於一七0一年,賓西凡尼亞大學成立於一七四0年,哥倫比亞大學於一七五四年……


開設中文課是基於 商業和外交的考量

哈佛由傳統的學院發展為現代大學,是在艾列特(C, Eliot)校長上任後,始分文理、法、商、醫學院,學生和教職員都多了三、五倍,校務蒸蒸日上,尤其校內不少教授都醉心東方思想藝術,外加與華通商傳教者驟增,外交更是另項考慮因素。
波士頓一位熱心的商人鼐德(F, Knight)於一八七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向艾列特校長寫信,提醒美國在中國的商業和外交利益正不斷增長,牛津(尤理雅各J, Legge)及耶魯大學(曾在一八七六年就試派威廉士即威三畏(W, Williams)開中文課,因當年無人選課作罷)已嘗試開課,哈佛應速設中文課,校長覆信立表校董讚賞,又經商會支持,三月十日後,由杜德維(E,B, Drew)主辦募款,迪賽爾(G,B, Dixcell)等反覆努力就捐得八千七百五十元,到年底十二月七日,終有了一萬元基金去敦請教師。
千挑萬選終於尋得一八三五出生的飽學之士戈鯤化。他是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曾供職清朝湘軍任文書約六年,再到駐滬美國領館做譯文抄寫和翻譯教員;遷居寧波有十五年,始終任職英國駐寧領館為翻譯,也教英法人士學中文,跟他學過中文的杜德維大力推薦戈鯤化給校長。
強調戈鯤化長期與外國人共事,開明又有評議改進之論,熟稔外人心態習俗,遠較其餘高深學者析理清楚,人又機智幽默,並可能在留美教學期間,編寫有助中美外交的著作,期以導引益發友好的關係。
杜德維還為哈佛校長,替這首位華人教師作了非正式的課程規劃,以備參考:教課以南京話(南方官話)為準,戈鯤化計畫選用威妥瑪(T, Wade)一八六七年編的課本《語言自邇集》作教材,這書雖是以京片子發音寫的,但他很熟練可將發音調整無甚困難,開課以三四人小班制為主,若人數多再加開班。
每回我到哈佛校史檔案部,帶上館員送來的白棉手套,小心翼翼地靜讀這些在戈鯤化姓名下,依編年序次排列的檔案和手稿,心存感激緬懷他們一百二十年前探勘中國文化的懇切,不厭其煩地辯論,協商教學招生安排,郵寄編好的中英教材,集資記錄,甄選簽約……杜德維、鼐德與校長留下了厚厚實實的一匣見證,一八七九年,戈鯤化來哈佛這年最厚。


墨色依然的合同, 不顯百年滄桑

頂教人悸動的是那墨色依然鮮明的合同,由當時東三省奉天營口東北九十里的牛莊領事鼐德代表,中英對照寫著:「立合同議據——大美國駐答牛莊領事官鼐德代哈佛書院山長等與寓居寧波之大清知府銜候選同知戈鯤化議定條款開列於後——
一、哈佛書院山長等言定,延請戈鯤化在書院教習官話三年為期自壹千八百七十九年九月初一起至壹千八百八十貳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每月束脩洋錢貳百元正。
二、哈佛書院山長等言定戈鯤化攜帶一妻二子住上等艙位載至幹姆白理嗤城又帶一僕住於下艙路間除沽酒之外所有一切船錢房錢車錢及應用行李等費均有書院給發俟三年滿後仍照此式送回上海。
三、戈鯤化如三年之內病故應將其妻子僕人,全數送回上海,一切盤川戈姓不須花費。
四、山長言定畫押之時先支壹月束脩貳百元以此合同作為收錢之據一到幹姆白理嗤再支束脩貳百元自開館日起至一年後即一千八百八十年九月初一按月扣除壹百元連接四個月除清。
五、戈鯤化言定哈佛書院課程學生多寡教法章程均候山長主裁。
六、每月束脩貳百元作戈鯤化一切花費此外各項雜用概不得向山長另支。
七、合同內束脩貳百元,作為戈鯤化一切花費,此外各項雜用概不得向山長另支。今將合同繕就英漢文合璧壹式參紙在大美國駐滬總領事衙門當堂畫押蓋印各執壹紙存照。壹千捌百柒十玖年伍月貳十六日。
讀著讀著正奇怪戈先生怎麼重男輕女,難道女兒只能住下艙或者留在家鄉?再翻閱下去,果然尋出在這五頁淡灰藍橫條的合同之外,又另夾半頁信紙大小的補頁,上書中文:
「茲再議定又加參女住上等艙位又加一僕婦住下艙其章程與第二款同惟參年後仍照現在所搭捷徑之船送回上海。又照壹千捌百柒拾玖年陸月貳十六日」與那三頁中文配合橫寫英文,一樣用無名指甲大小的楷書工整地在一邊直行以毛筆書寫,兩人簽名處皆蓋有美國上海領事館的鋼印,英文較佔頁,故多兩頁,僅繼續橫寫英文,留白一半,此一合約,紙質雖有三道摺痕,卻完好如初,比信紙長寬各加一寸,也厚一倍,比起同一檔中,其他紙頁的碎落剝蝕,絲毫不顯百年滄桑。


在課堂穿官服, 要求學生尊師重道

依約他與妻兒及一女傭和一位女翻譯,乘葛蘭芬勒斯號(Glenfinlas)先到紐約再接到麻州劍橋,路上花了三週,七月十五日由上海起程,八月八日抵哈佛大學,還比預期早了點兒,所以為他一家準備的屋子——劍橋街七一七號(其實校長的通信討論仍進行中),尚未安頓,他們先住在梅蓀街十號,都離哈佛園不遠。
這位由東方來的清朝官員,即成各報爭相刊載的轟動熱潮,當時美國東半部華人,據估在一八七0年不過四百人;十年間也不過三千,尤其沒有見過高深又有學問的仕紳,哈佛請了在紐約,新港都有分店的華倫(Warran)照相館,為他一家照了八張相,三張相戈先生均著朝服,想必是符合他大清知府銜候選同知身分的,皮衣露襯白皮毛的邊,看得出足以抵得住東北的風寒,還掛著串朝珠;第四張是由他右側後方角度照的,清瘦的他背後垂著細長及腰帽的辮子明晰可見;第五張穿長袍短馬褂換戴瓜皮帽,右手持摺扇;另三張拍他的兩男三女,其中兩張幾乎相同,兩個兒子十四歲和十二歲,衣著似父親,三個女兒褂子都緄大襟,寬寬長長的圓領,最小的兩女孩約五歲和兩歲都戴金鎖片,兩歲那個總不定,照出來一片模糊。
相片登在The Daily Graphic, Harvard Register, Boston Book Bulletin, Boston Daily Advertiser等幾家報紙都加炫人耳目的報導:對這位四十五歲溫文爾雅舉止巍然的教師,懷著無限期待,把他所教的官話,詳介說明是官方使用,也普及在商用,特別是寧滬以北的港口如天津、之罘(指山東福山縣,因明代設烽堠防海,故又名煙臺)、牛莊等地通行,但福、廣、廈門、汕頭、台灣則聽不懂,戈鯤化在一八七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正式開課,教材是篇小說。
他在哈佛的開館授徒,不限本校(哈佛大學向耶魯及歐洲有漢學研究的大學都有招生,包含來自耶魯留美學生)大學部學生,任何有興趣,由第一手資料了解中國的學者,或者希望從事外交、海關、商業、傳教事業者,只要繳費就可選修。
他每週上課五天,在課堂穿官服,要求學生尊師重道。他有時為教授們如知交拉丁文教授劉恩等特別開詩文講授,有時應邀到教授俱樂部赴宴演講。一八八0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中,他是矚目的校長上賓。不幸於合同屆滿的一八八二年,在二月十四日他就因重感冒和肺炎不治去世;校方雖請韋門(M, Wyman)、閔納(F, Minot)醫生主治,並有幾位醫學院學生照料,仍藥石罔效。


拋下妻兒, 病逝於異國

二月十八日艾列特校長為戈先生在校內亞培頓(Appleton)教堂追思,典禮之後,棺柩循序跟著校長和他白衣戴孝的長子伯甫(仲甫與叔甫,和女兒南蘭、南芳、南葉均未詳載)。
出席者有容閎和哈特福使館官吏,杜德維和鼐特、校董胡波(Hooper)和劉恩教授以及無數悲憫的師生——由神學院艾佛瑞(Everet)教授主祭,隨後由杜德維護送遺眷及遺體歸葬。
報端亦連日追憶。戈鯤化雖只教了五位學生,但成績斐然,他的洋學生已能在中國立業。校長會同幾位教授如劉恩、華理士、杜德維等聯名在五月十三日Boston Daily Ad-vertiser呼籲募款成立基金會(經營五千元),對他妻兒撫恤教育(每月匯三百美元),於是全家由舊金山而橫濱,原路返回上海定居,並期教育其子女到能自立。
幾度查閱他的檔案,看到他在一八八0年出生而後夭折的幼子相片,看到船票賬單打折後費兩百一十二塊半美元、醫生處方收費單據,還有杜德維運棺處理的收據,實在也夠令我在寂靜的閱覽室中,沉鬱噙淚俯仰唏噓悲嘆不已。
蒼天無語,惜乎他在美除了中英教材《華質英文》幾首詩外,也未寫其他著作——未出國前著有《人壽集》、《人壽堂詩鈔》——據沈津先生指出珍藏在他主管之哈佛燕京圖書館善本室。縱使因著作難訪,我們不易設身處地去感受他穿清官朝服昂首闊步走在哈佛園中時,心中有無歷史使命的負擔,但一定能移情想像:他病臥酷寒的異國,命在旦夕,拋下言語不通的妻兒子女,該是多麼的悲愴……
他的際遇和這張哈佛百年檔案中絕無僅有的中文合同,比起其他華工契約,規定要扣路費,每月七至十六美元,工作從天明起,到日暮止,再甭提西部華工所受的私刑慘案——無異是天壤之別。
四海為家難能隨遇而安,在離散中總有犧牲,文化也在流徙中傳揚。在哈佛所開的中文課雖暫偃旗息鼓,實為趙元任、楊聯陞、趙如蘭諸位在哈佛的教學開出先河,一八七九年為此準備的中文書就成為哈佛燕京圖書館的先驅,發展到如今美國各大學不用說,較大一點的中學都開設中文和中國文化課程。文化交鋒實前人種樹之蔭。

【2001-07-19/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
ps. 轉自聯合知識庫。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