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6

[TCSL] 華語教學分享館:Web 2.0時代的華語教學

大阪外國語大學 郭修靜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廖埻棓
摘要
過去的文獻指出,教學機構之間的互動不足,華語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易分享。但自O'Reilly提出Web 2.0的概念以來,我們進入一個Everything 2.0的時代。Web 2.0讓使用者對資料有更多的控制權,同時使用者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也將更頻繁。華語教學分享館嘗試運用這一個新的溝通方式,匯集網路上與華語教學相關的部 落格,更希望藉由分享館這個平台,號召關心華語教學的研究者、老師,透過聯播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及研究成果;期許能將個人的經驗,匯聚成眾人的智慧結晶。 通過分享館的部落格聯播,我們已經看到教師們彼此激勵,資源分享的正面效果。

全文連結

(本文發表於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請多給我們批評指教。)

2006-12-10

[Miscellaneous] APA格式排序與MS Word排序的不同

MS Word有一個功能可以排序文字:[表格] [排序]。此功能不但可以排序表格,也可以排序一般的段落文字。因此可以用來做參考文獻的書目排序。不過我最近整理 Prof. James E. Flege 的書目時,發現APA的排序和Word的排序有一點不一樣,因此羅列書目時需要仔細檢查。

MS Word的排序
I.符號與字母的順序
這是Word的排序:
Flege, J. & Schmidt, A. (1995). Native speakers of Spanish show rate-dependent processing of English stop consonants. Phonetica, 52, 90-111.

Flege, J. (1995). Two methods for training a novel second-language phonetic contrast.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6, 425-442.

Flege, J., Munro, M., & MacKay, I. (1995). Factors affecting degree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7, 3125-3134.

Flege, J., Takagi, N., & Mann, V. (1995). Japanese adults can learn to produce English /r/ and /l/ accurately. Language & Speech, 38, 25-55.
而這是APA正確的排序:
Flege, J. (1995). Two methods for training a novel second-language phonetic contrast.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6, 425-442.

Flege, J., Munro, M., & MacKay, I. (1995). Factors affecting degree of perceived foreign acc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97, 3125-3134.

Flege, J. & Schmidt, A. (1995). Native speakers of Spanish show rate-dependent processing of English stop consonants. Phonetica, 52, 90-111.

Flege, J., Takagi, N., & Mann, V. (1995). Japanese adults can learn to produce English /r/ and /l/ accurately. Language & Speech, 38, 25-55.
至於為什麼APA的排序為什麼會和Word不一樣?這是因為Word是逐行逐字比較的,其順序是符號→字母。但是APA格式當中,逗號(,)、連接號(&)這些通通都是不算的,因此Flege and Schmidt (1995)應該在Flege (1995)和Flege, Munro and MacKay (1995)之後才對。

II. 虛詞不列入排序
另外一個問題是在《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當中提到的。APA在排序的時候,"a", "the", "of"等虛詞是不列入排序的。因此,下面兩篇文章中,"The effect..."應該在"Laryngeal..."之前。

這是Word排序的結果:

Flege, J. (1982). Laryngeal timing and phonation onset in utterance-initial English stops. Journal of Phonetics, 10, 177-192.

Flege, J. (1982). The effects of utterance position on English speech timing. Phonetica, 39, 337-357.
而這才是APA的正確順序:
Flege, J. (1982). The effects of utterance position on English speech timing. Phonetica, 39, 337-357.

Flege, J. (1982). Laryngeal timing and phonation onset in utterance-initial English stops. Journal of Phonetics, 10, 177-192.

III. 小結
話說回來,APA還真是個折磨人的複雜格式,規定太多太繁瑣了。所以這些傷腦筋的事情,還是丟給RefWorksEndnote等書目管理軟體去做吧,這樣研究人員就不必為格式問題死太多腦細胞了。 ^_^

2006-10-24

[TCSL] Blog於華語教學之應用

廖埻棓、王楚蓁
摘要
部落格本為個人的網路日記,但因為簡單易用、互動性強,故能迅速普及。部落格是很方便的個人出版工具,且多為免費的服務。本文指出,華語學習者可以在部落格上使用目標語與母語者進行跨文化的真實溝通;而華語教師則可以透過部落格分享資訊、反思教學。我們認為,部落格是值得推廣的華語教學工具。

關鍵字:Blog
部落格 博客 網路寫作 華語教學

1. 部落格的歷史
Blog,台灣稱為「部落格」,大陸稱為「博客」,此外也有人稱之為「網誌」。指的是一種以個人為主、頻繁發佈的網路日誌,其文章以逆序時間排列[1]。部落格常與其他網站連結,並且允許網友回應。因其簡單易用、互動性強,因此受到廣大使用者的歡迎。

Weblog是網頁和記錄檔(web log)之意,最初的形式就像電腦的紀錄檔。1997年4月,Dave Winer設立的網站Scripting News因具備了今日部落格的基本形式,可說是第一個部落格。1997年12月Jorn Barge首度提出weblog一詞。1999年Peter Merholz將weblog唸成wee-blog,聽起來像是we blog,後來進一步簡化為blog。而寫部落格的人就稱為「部落客」(blogger),整個部落格的環境稱為「部落圈」(blogosphere) (Blood, 2000, September 7; 林克寰,2004年5月11日)。1999年起,Blogger.comLiveJournal等工具的出現,大大的降低了在網路上發言的難度。2004年Merriam-Webster字典更是將blog選為年度單字之首,以說明其影響力。

部落格成長飛快。根據部落格搜尋引擎Technorati的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5,000萬個部落格。在過去的三年,約每六個月便成長一倍(圖 1)。華文圈的部落格成長同樣迅速,中文是部落圈的第三大語言,僅次於英文和日文(圖 2)(Sifry, 2006, August 7)。目前中國大陸使用博客的人口已有1,750萬,博客的讀者則有7,500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6)。台灣的部落格讀者則有513萬,約佔網路人口的49%[2](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
Technorati Blogosphere Statistics
圖 1 Technorati統計部落格的數量

Technorati Blog posts by language
圖 2 Technorati統計部落格文章的語言

2. 部落格之性質

技術門檻的降低是部落格能夠風行的關鍵。部落格大多在網路上撰寫,所見即所得的編輯器取代了原本撰寫HTML的工作,讓部落客能更容易、更頻繁地發佈文章。除此之外,部落格在形式上還有一些共同點:
  • 日期或時間戳記(timestamp):每一篇文章都會記錄發佈的日期、時間,部落格依照時間的順序安排文章先後。
  • 彙整(archive):部落格的文章通常以日期作為彙整單位,按日、週、月、年等方式分類。有些部落格也具備分類(category)功能,可將不同主題的文章分門別類彙整。
  • 迴響(comment):迴響可以讓網友針對該文發表意見,進行雙向溝通。如果是有較多讀者的部落格,其迴響可多至數百則。
  • 永久連結(permalink)[3]:每一篇文章都有永久連結網址,通常是可讀形式[4]。因為部落格之間經常互相連結,如此可以減少因連結失效的機會。
  • 回溯引用(TrackBack):如果某甲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了一篇文章,連結到某乙部落格,就可以使用回溯引用。這時候在乙部落格的文章上,就會出現引用者的部落格名稱及一段簡短的摘要(藝立協,2003)。然而目前並非所有的部落格都支援回溯引用,因此跨部落格平台的回溯引用經常有問題。
  • RSS:RSS[5]是一種XML[6]格式的檔,可以讓使用者訂閱(subscribe)他們喜愛的部落格、新聞頻道等網站的RSS,網站更新時就會同步至RSS閱讀器中(Pilgrim, 2002, December 18)。RSS可以讓讀者很容易地追蹤數十、數百個部落格,縮短訊息傳遞的時間。例如,我們可以使用網路服務Bloglines來訂閱華語教學分享館的RSS(圖 3):
Bloglines
圖 3以Bloglines訂閱RSS

在內容上,部落格則有以下幾項特色(Fievet & Turrettini, 2004∕施瑞瑄譯,2006;藝立協,2003):
  • 個人風格:雖然部落格也能夠讓多位作者共同寫作,不過大多數的部落格都是以個人為主的,因此帶有主觀的意見和強烈的個人風格。
  • 筆調自由:部落格沒有編輯的把關,因此寫作的筆調自由,文體較隨意。部落格可用來寫評論、感懷、反思、記敘,端視作者的風格而定。
  • 即時發佈:部落格的發佈頻率很快,有些部落客甚至一天寫好幾篇。
  • 主題多元:部落格的主題十分多樣化,可以記錄個人生活點滴,也可以討論學術議題;可以評論媒體報導,也可以分享電影觀賞心得。內容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因為部落格的誕生,我們從被動地接受既有資訊,轉為主動地參與建構資訊,由閱讀網路(read web),轉為讀∕寫網路(read/write web)。網頁不再是單向的訊息傳遞,而開始有雙向的社會互動(Gillmor, 2004∕陳建勳譯,2005)。

3. 華語學習者與部落格
目前網路上已經有一些中文學習者所寫的部落格,如《漢語為第二語言博客列表》收集了24個華語學習者的中文部落格(謝天蔚,2006)。部落格輔助語言學習(blog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有以下優點:
  • 真實教材 (authentic material)
教師可以定期將教材放在部落格上,供學生閱讀(Ward, 2004)。對教師而言,部落格就是形式自由的布告欄(Campbell, 2003)。例如: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的 郭修靜老師將補充材料放在部落格《TongXue》、《TongXue-Wilmina》,並製作podcast[7]供學生下載聆聽。夏威夷大學《蕭老師的中文教師》也在部落格上呈現圖片和問題,讓學生回答。

不過謝天蔚(2004)指出,網路上的中文學習資源雖然豐富,但學習者想找到適合的網站卻猶如大海撈針。因此他建議教師可以重組網路資源,以幫助學生學習。部落格更新容易、含有大量連結和評論,適合中、高級學習者進行主題學習(Campbell, 2003)。網路資源除了提供泛讀之外,也有助於把語言學習變成一種習慣,提升學習者的自主性。例如《ChinesePod blog》以一段文字介紹文化,文末附上生詞的拼音和解釋,並連結到其他網頁供學習者進一步閱讀。《News in Chinese》將新華網的新聞自動加上拼音和英文翻譯,輔助學習者泛讀最新的時事報導。事實上,我們建議教學者可以進一步利用這些資源,例如在自己的部落格引用《News in Chinese》的一條新聞,提供學習者進行討論,或者列出該篇文章的語法點等等。
  • 真實溝通 (authentic communication)
語言的習得需有意義的互動與自然的溝通,學習者在網路上與他人的互動,可以在真實情境中練習語言。此時使用語言的目的不再是為了完成課堂的任務,而是為了達成真實生活的交際功能(Beatty, 2003)。部落格因其即時、互動的特點,可以成為多文化、跨國界的虛擬教室(Campbell, 2003)。例如韋小馬的〈自我介紹〉提到寫部落格是為了練習中文,引來兩岸的網友幫忙改正文章中的錯誤。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唸書的潘吉,他的中文部落格《華結:超級老外》自2003年起共寫了87篇文章,累積1,358個回應,平均每篇文章15個,有些人更是因此而和他成為好朋友。潘吉有時也在部落格上發問,例如〈莫名其妙的廣告〉討論中國廣告所使用的英文讓美國人看不懂;而〈第三聲:兩個問題〉討論一連串三聲出現的可能性。我們從這些部落格裡看到讀者的熱情回應,雖然有些回應的內容與文章主題完全無關,不過這些「噪音」(noise)在口語的溝通中同樣存在,因此我們認為不需要特地防範這類事情。
  • 學習檔案 (learning portfolio)
部落格也是很好的學習檔案(Tan, Teo, Aw, & Lim, 2005),它可以是共時的作品集,也可以是歷時的記錄簿。前者可以記錄同一段時間裡許多學習者的作品,後者可以記錄一位學習者數年學習的過程。例如德國海德堡大學的林君萍老師將部落格當作寫作課程的一部份,請學生每週於部落格上發表兩篇文章,並列印出來由教師批改。學生的部落格例如:《潘行雲的日記》、《xiaohu》、《barto》、《Hanni》,這些都是學生中文寫作的歷程紀錄。又如日本學習者Banhu的〈謝謝何老師!!!!!〉不但保留了作品的原貌和修改的痕跡,還以繁簡兩種字體呈現。除了記錄自己的偏誤,顯然也照顧兩岸讀者的需求。

學習者也在部落格上發表對華語教學的想法。例如韋小馬評論了《視聽華語》、《生活華語》、《中文聽說讀寫》等教材,列舉其優、缺點,並給予評分;《Blogging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的作者Alaric Radosh擔任華語教師,他在部落格上討論什麼是好的對外漢語教學、初級學習者寫第二語言部落格等議題。

除了和學習直接相關的議題,部落圈中也有不少文章討論中西文化差異、外國人在中國∕台灣的生活等。這些文章雖不一定以目標語言來寫,不過都是跨文化的親身經歷。例如:《Hanzi Smatter:一知半解》收集漢字刺青的錯別字;〈傻娃娃們取中文名字〉討論取名字的問題;《我的明星生活》提到外國人在中國總是被人異樣看待;〈最“難聽”的詞〉則指出招呼語在中西語言的差異等等。

相對地,以部落格進行華語教學也有一些困難和挑戰:
  • 導入科技
任何新科技剛開始導入教學時,不論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一段適應期。並非所有的學生都很熟悉部落格的使用方法,因此必須先協助他們克服技術上的障礙,之後才能順利地進行教學活動。除了教師的支援以外,也可以讓學習者互相幫忙,讓他們共同找出解決之道。此外,如何在部落格中加上圖片、聲音、影片等問題,教師也應事先熟悉(Campbell, 2005)。
  • 中文輸入
在進行網路寫作之前,學習者必須先學會中文輸入法。除了安裝軟體、學會操作之外,學習者也會遇到查詢字典、輸入生難字詞、漢字繁簡轉換等問題(Tan et al., 2005; 舒兆民,2002)。這些都應列入教學課程,讓學習者可以專注在寫作上。
  • 編碼問題
雖然目前新版的作業系統都已經支援Unicode,大部分的部落格平臺也都使用Unicode編碼,但是學習者的電腦不一定都支援Unicode (Tan et al., 2005)。因此建議可以先讓學習者將文章寫在文書處理器中,或是使用ConvertZ、NJ Star等軟體轉換編碼。


4. 華語教師與部落格
目前也有不少華語教師在部落格上記錄自身的經驗與對華語教學的思考。我們認為部落格對華語教師而言有下列的功能:
  • 線上社群 (online community)
如同我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指出的,華語教師長久以來在各教學崗位單打獨鬥,因此我們希望能透過網路來連結全球各地的老師(郭修靜、廖埻棓,2006)。《華語教學分享館》目前匯聚了82個華語教師的部落格,這些老師散布於台灣、日本、美國、大陸、歐洲、非洲等地,透過RSS聯播,部落格的每篇文章標題都會出現在分享館中。此外,華語教師在網路上討論疑難。例如在分享館的討論群組Google Groups討論如何教捲舌音、師資班、華語教師認證考試等等。如此分享館的每個成員既不失自身的主體性,彼此之間也保持互動。可以說,我們透過分享館的連結,建立了一個鬆散的線上社群。

除了分享經驗、討論疑難之外,我們也發現教師形成支持團體(support group)。華語教師常面臨跨文化的衝擊、以及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寂,網路可以是抒發的管道。例如《Le salon d'Eliza》提到在教學上的低落感、《生活最重要》提到學期結束的落寞,其他老師就在迴響中給予情感上的支持。事實上,因為網路的匿名性,人們更願意傾吐心事。雖然目前還不知道支持團體的回饋有多大的幫助,不過光是將這些事情寫出來,就有助於抒發負面的情緒(P. Wallace, 1999∕陳美靜譯,2001)
  • 教學檔案 (teaching portfolio)
部落格不但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紀錄,同時也是個人知識管理的平台,更是社群知識共享的工具。現在已有不少老師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分享教學經驗和心得,這些不但是教師自己的教學記錄,同時也是其他老師可以借鑑的。例如 黃沛榮教授的《漢字乾坤網》闡述漢字常見的迷思;《雲淡風輕》和《北亞觀點》描述如何利用iPod進行華語教學;《華教地圖》分享外籍配偶的教材;《美女的華語教學教室》分享課室活動;《二文字》說明注音符號教學法。大陸ChinesePod教師博客的莊黎老師分享詞彙教學法;在美任教的《小螞的市場街》張貼學生的優美文章等等。不過這些教學檔案、教學經驗過於分散,不易尋找和歸類。華語教學分享館目前的做法是收錄到HEMiDEMi [8]書籤,便於使用者檢索。未來或許可以用Wiki[9]協作的方式,共同編輯華語教學知識庫,匯整成華語教學的線上百科。
  • 批判反思(critical reflection)
從事語言教學的老師常常感到理論與實務的落差,對於教學理論常常不是過於盲從、便是質疑其實用的可能性;而對於教學實務,教師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自身的經驗也不容易系統化。Wallace(1991)指出,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方面接受外來知識(教學理論)的灌輸,另一方面教學經驗也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而這兩者透過實踐與反思的循環過程,形成教學專業能力,如圖 4所示:
教師反思模式 (Wallace, 1991)
圖 4 教師反思模式
Bartlett (1990)指出教師反思的重要性。語言教師並非僅停留在技巧訓練的層次,而應該全面地思考自身教學的深層觀念、和探索其他教學方法的可能性。換言之,教師應該從如何做(how),提升到做什麼(what)、為什麼(why)。

而日誌的撰寫則是一個有次序的、歷時的、社會互動的思考過程。透過日誌,教師必須結合所學到的教學理論與自身的實務經驗,將腦中抽象思維化為具體文字(Bailey, 1990)。此外,日誌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的。不同的聲音帶來不同的刺激,透過閱讀其他老師的日誌,教師能取法他人的經驗,進而達到反思及改進教學的目的。

教師撰寫反思日誌的優點如下(Bailey, 1990; Bartlett, 1990; Portor, Goldstein, Leatherman, & Conrad, 1990; Shoffner, 2006; Stiler & Philleo, 2003):
  • 連結理論與實務:反思日誌是產出的過程,教師可以結合所學之理論,並結合實際教學的經驗。理論不再是外來的知識,而可以轉化為內在的信念,達成「教學相長」的目標。
  • 自主學習:反思日誌是教師的自我觀察,可以避免外來訪視者在課堂中所造成的干擾。日誌是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的對話。透過不斷詢問自己「身為教師的我做些什麼?」「為什麼這樣教?」「這樣教的意義是什麼?」「怎樣以不同的方式來教?」「現在應該教什麼、怎麼教?」等問題,主動質疑、主動求知、主動改進自己的教學。
  • 培養自信:反思並不是外來的行為修正,而是一種對教學觀念的深思熟慮與分析。透過反思,教師會更瞭解教學理論之深層意涵,也將更重視自己的實務經驗。
  • 獲得協助:教師雖然是知識的傳遞者,但本身不可能全知全能。透過網路上的互動,教師在反思時所遇到的疑難,可以在部落格上和他人討論、或是尋求其他老師的協助。
不過Richards & Ho(1998)也提醒我們,撰寫日誌並不一定就等同於反思教學。日誌只是提供回顧與反省教學的機會,對於教學的深度思考仍須有適當的指引。
教師使用部落格時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 隱私權:Bailey(1990)強調撰寫反思日誌時必須誠實,但在公開的部落格上卻有隱私權的顧慮。有些老師很注意隱私和匿名,對於在網路上公開揭露自己不太能適應,不過也有些老師並不在意(Stiler & Philleo, 2003)。因此我們建議,如果是對於隱私權較注重的老師,可以使用附有讀取權限功能的部落格服務,例如Windows Live SpacesLiveJournalYahoo 360!Elgg等(Campbell, 2005)。此外如果文中提到其他人物,可以使用化名、或事先徵得對方的同意,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 持續寫作:撰寫日誌是耗時費力的工作,教師在繁重的教學、備課、批改作業之外,還要持續在部落格上撰寫日誌、分享經驗,所需耗費的時間精力是相當驚人。雖然教師本身可從中獲益,不過也需衡量自身工作的負荷量。事實上,我們更建議的是主題式的學習,教師在某一段時間內針對感興趣的主題作教學反思、自主學習。聚焦於較小的問題,可以進行更深入、更全面地探索。

5. 結論
在部落格於全球發燒的今日,利用部落格來輔助教學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隨著電子郵件、線上聊天、討論論壇、語音郵件(voice mail)、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網路電話(VoIP)、podcast等技術的相繼問世,語言教學也多了不少利器。部落格說穿了就是簡化技術的網頁,其所創造的(X)HTML與傳統的網頁並無二致。部落格所能達成的電腦中介溝通(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與母語者互動、真實情境、線上社群等,利用傳統技術也都能夠做得到。但不同的是,部落格這樣的平民媒體簡化了技術上的問題,讓網路寫作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部落格的技術門檻低、訊息傳遞快、互動性高、維護成本低,因此我們認為是值得推廣於華語教學的一項利器。

註釋
[1] 新的文章會出現在頁面的上方,越往下越舊。
[2] 創市際所估計的網路人口稍高,依據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之估計,2005年3月臺灣之經常上網人口約925萬(李雅萍, 2005)。
[3] Permalink是permanent link之意。或有人稱為「靜態連結」,有別於使用資料庫產生的動態連結。
[4] 不過非英文的部落格因網址編碼的問題,不易做到這一點。
[5]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有人稱為Rich Site Summary。
[6] 可擴充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7] Podcast指的是一種網路廣播,可以在網路傳送聲音檔案(如廣播節目),並可以用RSS來同步,讓訂閱者可以在個人電腦、或行動裝置(PDA、手機)上來收聽(Stanley, 2006)。
[8] 繁體中文的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網站,比起傳統單一電腦上的「我的最愛」,社會書籤更容易收藏、搜尋、分享。http://www.hemidemi.com/
[9] Wiki是一種多人線上協作的技術,最成功的應用是維基百科。

引用文獻
Bailey, K. M. (1990). The use of diary studies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J. C. Richards & D. Nunan (Ed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pp. 215-22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tlett, L. (1990). Teacher development through reflective teaching. In J. C. Richards & D. Nunan (Ed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pp. 202-2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atty, K. (2003).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Blood, R. (2000, September 7). Weblogs: 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Rebecca's pocket. Retrieved May 25, 2006, from http://www.rebeccablood.net/essays/weblog_history.html

Campbell, A. P. (2003). Weblogs for use with ESL classes. Internet TESL Journal, 9. Retrieved March 12, 2006, from http://iteslj.org/Techniques/Campbell-Weblogs.html

Campbell, A. P. (2005). Weblog applications for EFL/ESL classroom blogging: A comparative review. TESL-EJ, 9. Retrieved March 12, 2006, from http://writing.berkeley.edu/tesl-ej/ej35/m1.html

Fievet, C., & Turrettini, E.(2004/2006)。誰沒部落格!。(施瑞瑄譯)。台北:商周。(原作2004年出版)

Gillmor, D.(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陳建勳譯)。台北:歐萊禮。(原作2004年出版)

Pilgrim, M. (2002, December 18). What is RSS. XML.com. Retrieved July 16, 2006, from http://www.xml.com/pub/a/2002/12/18/dive-into-xml.html

Portor, P. A., Goldstein, L. M., Leatherman, J., & Conrad, S. (1990). An ongoing dialogue: Learning logs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In J. C. Richards & D. Nunan (Ed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pp. 227-24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C., & Ho, B. (1998). Reflective thinking through journal writing. In J. C. Richards (Ed.), Beyond training (pp. 153-170). Cambridge, U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offner, M. (2006). The potential of weblogs in pre-service teachers' reflective practice.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pp. 2409-2415). Orlando, Florida, USA . Retrieved September 23, 2006, from http://www.editlib.org/index.cfm?fuseaction=Reader.ViewAbstract&paper_id=22434

Sifry, D. (2006, August 7).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August 2006. Sifry's Alerts. Retrieved November 23, 2006, from http://www.sifry.com/alerts/archives/000436.html

Stanley, G. (2006). Podcasting: Audio on the Internet comes of age. TESL-EJ, 9. Retrieved April 2, 2006, from http://www.tesl-ej.org/ej36/int.html

Stiler, G. M., & Philleo, T. (2003). Blogging and Blogspots: An alternative format for encouraging reflective practice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 123(4), 789-798.

Tan, Y.-H., Teo, E.-H., Aw, W.-L., & Lim, W.-Y. (2005). Portfolio building in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using blogs. Proceedings of the BlogTalk Downunder. Sydney. Retrieved July 1, 2006, from http://www.moe.gov.sg/edumall/rd/publications/blogtalk.pdf

Wallace, M. J. (1991).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 reflective approach. Cambridge, U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lace, P.(2001)。網路心理講義。(陳美靜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Ward, J. M. (2004). Blog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BALL): Push button publishing for the pupils. TEFL Web Journal, 3, 1-16. Retrieved March 11, 2006, from http://www.teflweb-j.org/v3n1/blog_ward.pdf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6)。2006年中國博客調查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取自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6/9/28/182836.pdf

李雅萍(2005)。我國寬頻用戶數達371萬。資策會FIND網站。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14

林克寰( 2004年5月11日)。妳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 Blog 是甚麼碗糕啊? Jedi's BLOG。 2006年4月24日,取自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3856.html

郭修靜、廖埻棓(2006)。華語教學分享館:Web 2.0時代的華語教學。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臺灣部落熱(Blog)觀察。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4_28_05.html

舒兆民(2002)。網路華語語體及文化課程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

謝天蔚(2004)。中文網路資源重組及應用。載於張普、謝天蔚、徐娟(編)數字化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頁13-19)。北京:清華大學。

謝天蔚(2006)。博客、維基、網播與中文教學。第五屆國際中文電化教學會議論文集。香港。 取自http://www.csulb.edu/~txie/papers/Blog%20Wiki%20Pod%20Can%20we%20use%20them%20full%20text.pdf

藝立協(2003)。Blog部落格線上出版、網路日誌實作。台北:上奇科技。

2006-10-05

[Book] 中國企業無限公司

中國企業無限公司中文書名:中國企業無限公司
原文書名:China, Inc. : How the rise of the next superpower challenges America and the world
作者: Ted Fishman
譯者:胡瑋珊
出版年:2005/2005
出版社:時報

【心得】
1.中國價格戰
中國大陸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崛起,成為全球不能忽視的事實。事實上,有更多人已經到這個前所未有的超大home market進行投資。我們先看幾個關鍵數字:

  • 總人口:13億,世界第一
  • 工人每小時工資:22元台幣
  • 未來農村移往都市的人口:3億(潛在工作者)
  • 吸引外資:530億美元(2003年)
  • 國內生產總值(GDP):2225億美元(2005年)世界第四
  • 外匯存底:9250億美元(2006年)世界第一
中國以取之不盡的勞動力、低廉的工資吸引世界各國的投資。中國價格(China price)導致了全球製造業的衝擊,因為「中國價格」等同於「最低價格」。美國在1998~2004年間,凡是主要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類別,價格全都下跌:個人電腦下跌28%、電視下跌12%、照相機和玩具下跌8% (p. 292)。再如美國最大的百貨零售業Walmart,挾持其通路優勢,迫使製造商降低價格;如果製造商無法配合,那就找一家辦得到的中國廠商。1995年時,Walmart的商品只有6%來自海外,但現在卻有80%供應商都在中國(p. 182)。對消費者來說,好處是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但對於製造商則是嚴重的挑戰,為了節省成本、保持競爭力,他們不得不外移到薪資成本更低的地方。

書中提到的一個經典例子是DVD播放機(pp. 225-233)。DVD在1997年首度問世時要價1000美元,但到了2004年,中國製的播放機只要30美元。VCD和DVD播放機在中國能迅速普及,一方面是製造商不必取得技術專利授權,得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賣出機器;另一方面則是盜版的猖獗,助長了家庭DVD播放機的市場。有趣的是,因為中國盜版影片品質參差不齊,使機器無法正常播放;為此中國地區的廠商推出強力修正的機種,號稱能播放任何影片。便宜的播放機助長了盜版影片的市場,盜版影片反過來促使播放機的技術更進一步,甚至超越了原本Sony、Panasonic等大廠的播放機。

2.高等教育、優質人力
如果我們以為中國只在低技術的產業高速發展,那可就大錯特錯。中國近年高校擴招,每年成長幅度都在20%以上。2006年中國的高校畢業生多達413多萬,台灣同年只有33.6萬(註1)。
兩岸高校畢業生人數 兩岸高校畢業生成長幅度在中國,本科畢業生起薪大約只有1,500人民幣(NT. 6000),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則是26,443元,兩者相差四倍。但台灣大學生一個人能做中國大學生四個人能作的事情嗎? 無怪乎企業要西進投資,人力成本實在相差太多了。

3.台灣問題

各個國家、跨國企業為了搶進中國的市場,無不讓中國予取予求、全力配合中國政府的政策。G00gle在美國與法院對抗,拒絕交出網頁資料,創辦人以「不為惡」(Do no evil)自豪;但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卻配合中國政府做關鍵字檢查;而微軟MSN.cnYahoo.cn也同樣過濾「台獨」、「西藏獨立」、「法輪功」等字眼,網民看不到政府認為不合法的訊息。2004年法國總統席哈克訪問中國大陸時,絕口不提人權問題,並表示法國對台灣問題的看法與中國相同,同時與中國簽訂40多億美元的合約。因此本書作者認為:「全世界對中國大陸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各國政府和企業更全力配合中國政府的說法,在這樣的情形下,要是中共政府決定進攻台灣,台灣可以指望任何一個國家會為他們發射一槍一彈嗎?」(p. 334)

4.小結
華語教學其實是和中國大陸的政策動向最密切相關的行業,但在台灣的華語教學界,卻沒有多少人認清(或願意承認?)中國的經濟實力。當漢辦以國家的力量推動全球100所孔子學院贊助美國AP考試的時候,台灣的華語教學只見學者專家說要追求質精、建立「藍海策略」;但怎麼落實,卻難有具體步驟。在兩岸華語教學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中,台灣培養的「優質」華語老師,其實在能力上已經不具優勢,遑論要吸引更多華語學習者了。

此外,從事華語教學的人也常有「發揚傳統文化」的優越感,自認中華文化高人一等,外國人想學習中文,自是傾慕五千年的中華文化而來。諸如注音符號、繁體字,都能與「文化」掛勾,而忽略了二十一世紀的語言其實是跟隨經濟而發展的事實。撇開文化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是因為仰慕美國、英國的文化而把學習英文視為首要之務的呢?而學習中文的外國學生,又有多少人需要讀(需要用繁體字的)文言文?

下圖:信世昌等(2005)於2000年和2005年對台灣華語教師的問卷調查:華語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光榮華語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光榮
在我們決定要把什麼東西教給學生之前,是否應該先考慮什麼樣的內容才是他們想學的呢?

===============================
引用文獻
  • 信世昌、王如音、李佳倩、林容年、吳馥如、陳韻竹(2005)。台灣各華語中心教學環境及教師滿意度:五年來變化發展的問卷分析。2005台灣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中壢。
===============================
註1:台灣高校畢業生人數的資料來自教育部統計處,包含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大陸的資料我在中國教育部找不到,只好引用網頁上的估計值。雖然不同網頁的數值有些出入,不過畫在趨勢圖上並沒有什麼影響。

===============================
延伸閱讀

2006-09-06

[Miscellaneous] 悼之二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還落復,人死一去何時歸?
我實在萬萬沒有想到,在念研究所階段,會接到第二則訃文。

學妹Lihou於9/3走了,聽說走得很突然。說是學妹,其實她的年紀比我大得多,只是研究所講的是先來後到,所以她一直都稱我學長。最近我請學弟妹直呼我的名字,大家以平輩相交;原本我還想等Lihou從美國回來,也要告訴她這件事,如今卻已沒有這個機會了。

我與Lihou相交不深、所知也不多。我只知道她原先在新聞業工作,後來毅然轉換跑道,因此來考研究所。她剛進來時,以愛在課堂上發問而聞名。一般學生於課堂上如果有問題,多半心存疑惑、但默不作聲,經常於課堂上發問的倒是很少見。Lihou卻像是非要把心中的疑惑全都弄清楚不可。此舉當然引來同學側目,但如今想來,這是她出於對知識的一種渴望吧!

Lihou雖然不是反科技主義者,不過她所使用的現代科技真的不多。她沒有手機,家裡也沒有網路、電視等眾多現代人必備的設備。這在電視普及率99.6%手機普及率97%家戶連網67%的台灣,還真是不多見。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沒有這些勞人心神、亂人耳目的科技,想必能騰出更多時間從事閱讀和運動吧? 這是我一直想做而做不到的,而Lihou早已得其三昧了。

偶然的一次機會裡,才知道Lihou也是故宮的義工導覽,已經服務超過1000小時,專長是唐三彩等文物。也許是因為相交不深吧?我未曾聽過Lihou在我們面前誇耀過這些。也許,她所追求並不是炫麗與璀璨,樸實與平淡才是她與常人不同之處。

我從以前就常常問自己:生命是什麼?生命的目的又是什麼?一直以來我沒有答案。上週六剛剛聽一位同學說她懷孕了,而週一卻傳來另一個生命逝去的消息。也許這只是個巧合,但生命的誕生與消逝,同樣地牽動我們的神經。

Lihou的離去,讓我上了一課。今天,這一課的名字,叫做「生命」。

====================
延伸閱讀

2006-08-28

[TCSL] 美國將中文列為超高難度語言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是美國的審計總署(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將中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列為「超高難度語言」(當然,是針對美國人而言)。我心裡有點好奇,不知道這樣區分的依據為何?所以請出了Google大神,找到GAO的報告,裡面提到美國外交人員的語言能力問題。學習難度越大的語言,外交人員的語言能力越是不足。中文、韓文、日文和阿拉伯文都是超級難(superhard)的語言,人才的缺口很大,如下圖所示:

GAO的報告裡似乎沒有交代劃分的依據。後來我發現,McGinnis (1994)引用美國聯邦政府的對外事務研究所(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的分級,將語言依照所需的學習時間分為四組(學習時間為每天6小時):

第一組:、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羅馬尼亞語、海地語、Afrikaans(南非荷蘭語), Swahili(斯瓦希里,於非洲東部), Creole
訓練時間
學習語言的性向
最弱
中等
最強
8週 (240小時)
1
1/1+
1+
16週 (480小時)
1+
2
2+
24週 (720小時)
2
2+
3

第二組:保加利亞文、波斯文、希臘文、印度文、印尼文、馬來西亞文、Dari(波斯方言,於塔吉克和阿富汗), Urdu(烏都語,於印度和巴基斯坦)
訓練時間
學習語言的性向
最弱
中等
最強
16週 (480小時)
1
1/1+
1+ /2
24週 (720小時)
1+
2
2 + /3
44週 (1320小時)
2/2+
2+ /3
3/3+

第三組:芬蘭文、俄文、捷克文、波蘭文、匈牙利文、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文、希伯來文、土耳其文、孟加拉、泰文、緬甸、高棉∕柬埔寨文、寮國文(老撾)、尼泊爾文、菲律賓文、越南文、Tamil(淡米爾文,於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Sinhala(僧伽羅語,於斯里蘭卡)、衣索比亞文
訓練時間
學習語言的性向
最弱
中等
最強
16週 (480小時)
0+
1
1/1 +
24週 (720小時)
1+
2
2/2 +
44週 (1320小時)
2
2+
3

第四組:中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
訓練時間
學習語言的性向
最弱
中等
最強
16週 (480小時)
0+
1
1
24週 (720小時)
1
1+
1+
44週 (1320小時)
1+
2
2+
80-90週 (2400-2760小時)
2+
3
3+

SIL 列出了FSI能力等級和美國外語教學學會(ACTFL)能力等級的對照:
FSI等級
ACTFL等級
0 (無實務能力) 初級-初
初級-中
0+初級-高
1 (初級能力) 中級-初
中級-中
1+中級-高
2 (有限的工作能力) 高級
2+高級進階
3 (專業的能力)優級
4 (卓越的能力) 卓越
5 (母語或雙語能力) 母語

檢視FSI的等級劃分可以發現,如果以性向中等、要學到FSI 的 2+等級(ACTFL 的 superior plus),第一組的語言約需720小時、第二組約1000小時、第三組約1320小時、第四組約1800小時。 這樣看來,學中文所花的時間,大約是是學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的2.5倍!即使以每天6個小時來計算,大概也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要是每天只學2個小時,大概得花4年左右(每學期120小時)。中文果然是非常難學的語言,還好我已經會了... :p

不過,我有點疑問的是,FSI當初制定這個難度表的時間是1970年代初期,那時候大陸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還沒結束,台灣的總統還是蔣介石,美國人想學中文自然是千難萬難。但1978年以後中國大陸進行改革開放;台灣則是蔣經國當選總統(1978-1988),其後兩岸與其他國家的接觸自然增加許多。加上現在台灣和大陸都積極在全球各地推廣華語文,無論是教材、教學法、以及老師的素質都比從前提升不少。今日想學中文,應當會比30年前容易許多吧?

=======================
引用文獻
  •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1973). Expected levels of absolute speaking proficiency in languages taught at the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Revised Ed.). Arlington, VA: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2006). Staffing and foreign language shortfalls persist despite initiatives to address gaps (Publication No. GAO-06-894).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www.gao.gov/new.items/d06894.pdf
  • McGinnis, S. (1994). The less common alternative: A report from the task force for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less commonly taught languages. ADFL Bulletin, 25(2), 17-22. Retrieved from http://www.mla.org/adfl/bulletin/V25N2/252017.htm
  • 楊逍(2006年8月20日)。美國將漢語列為超高難度語言 學中文熱情仍不減。環球時報,2006年08月22日,取自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08/20/content_4982883.htm

2006-08-12

[TCSL] 語言學的學術期刊 SCI、SSCI、AHCI

Ⅰ. Science Citation Index

Ⅱ.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 American speech
  • Applied linguistics
  •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 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
  • Brain and language
  •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 La Revue canadienne des langues vivantes
  • Clinical linguistics & phonetics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 Forensic linguistics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the law
  •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 Journal of fluency disorders
  •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 Journal of phonetics
  • Journal of pragmatics
  •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 Language
  •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 Language and speech
  • Language in society
  • Language learning
  •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 Lingua
  • Linguistics
  • Mind & language
  •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 Narrative inquiry
  • Phonetica
  •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Syntax and semantics
  • TESOL quarterly
  • Text & talk
  • Word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association
  • Zeitschrift fur dialektologie und linguistik

Ⅲ. 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 AAA - Arbeiten aus anglistik und amerikanistik
  • American speech
  • Anglia - zeitschrift fur englische philologie
  • Archiv fur das studium der neueren sprachen und literaturen
  • Beitrage zu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und literatur
  • Canad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 revue canadienne de linguistique
  • Cognitive linguistics
  • College English
  • Colloquia germanic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ritica hispanica
  • Deutsche sprache
  • Eigse - A journal of Irish studies
  • English
  •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 English language & linguistics
  • English language notes
  • English studies
  • English studies in Africa
  • English studies in Canada
  • Estudios filologicos
  • Folia linguistica
  • Folia linguistica historica
  • Forum italicum
  • Francais moderne
  • German quarterly
  • Hispania - A journal devoted to the teaching of Spanish and Portuguese
  • Historiographia linguistica
  • Humo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 Iberoromania
  • Indogermanische forschunge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 Journal of linguistics
  •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 Journal of phonetics
  • Journal of 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s
  • Journal of pragmatics
  • Language
  • Language sciences
  • Langue francaise
  • Lexikos
  • Lili - zeitschrift fu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 Lingua
  • Lingua e stile
  • Lingua nostra
  • Linguistic inquiry
  • Linguistic review
  • Linguistics
  •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 Linguistique
  • Meta
  • Metaphor and symbol
  • Modern language review
  • Modern philology
  • Muttersprache
  • Narrative inquiry
  •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 Neophilologus
  • Neuphilologische mitteilungen
  • Oceanic linguistics
  • Papers 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Perspectives -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 Philological quarterly
  • Phonetica
  • Probus
  •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 Revista de filologia espanola
  • Revue belge de philologie et d histoire
  • Revue de linguistique romane
  • Revue des langues romanes
  • Revue romane
  • Romance philology
  • Russian linguistics
  • Sprachwissenschaft
  • Studi e problemi di critica testuale
  • Studia linguistica
  • Studia neophilologica
  • Studies in language
  • Studies in philology
  • Syntax and semantics
  • Text & talk
  •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 Word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association
  • Yiddish
  • Zeitschrift fur deutsche philologie
  • Zeitschrift fur dialektologie und linguistik
  • Zeitschrift fur germanistische linguistik
  • Zeitschrift fur romanische philologie
  • Zeitschrift fur slawistik

Ⅳ. (台灣)TSSCI


Ⅴ. (大陸)CSSCI


==============================
說明:
  1. SCI、SSCI、A&HCI皆為一家私人企業所成立,並非評判期刊優劣、學者研究功力之唯一標準。
  2. SCI、SSCI、A&HCI雖然領域不同,但所收錄的期刊有一小部分重複。例如Journal of Phonetics、Journal of Pragmatics、Lingua、Linguistics、Phonetica、Word等同屬於SSCI和A&HCI;而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Brain and Language則同屬於SCI和SSCI。
  3. 台灣的TSSCI僅收錄《史語所集刊》,不過中研院的語言所已獨立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所,《史語所集刊》不再收錄語言學的文章。語言所的《語言暨語言學》水準很高,可惜因為發行未久,尚未列入SSCI。
  4. 大陸的CSSCI常有變動,上面的目錄僅供參考。不知道為什麼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並未收錄《中國語文》,所以這裡沒有提供連結。
  5. 英文期刊以字母排序,中文期刊以筆畫排序。
  6. 個人整理或有闕漏,尚祈方家不吝指正。
資料來源:

2006-08-07

[Book]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中文書名: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原文書名:QBQ! 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作者:John G. Miller
翻譯:陳正芬
出版年:2001/2004
出版社:台北:遠流

【心得】
QBQ是一本薄薄的小書,講的是企業文化中的「個人擔當」。 這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你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教訓?」「他們為什麼沒有妥善溝通?」「為什麼不能再給我多一點時間?」「這件事為什麼要我做?又不是我該負責的!」

作者指出,上述這些問題都屬於交相指責,不但於事無補,且形成不良的企業文化。我們都知道無法改變環境,但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有幾個人呢?而QBQ的精髓就是:「藉由提出正向的問題,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p. 42)

QBQ說穿了並不難,這種方法很類似於語言教學中的「定式」(p. 49):
  • 以 What 或 How 來提問,而不是以Why、When、Who開頭
  • 包含「我」在內,而不是他們、我們、你、你們
  • 把焦點放在行動上
讓我們來回想一下華語文教學的障礙:
  • 為什麼學生總是不做作業?
  • 學生要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記得住聲調?
  • 學生為什麼認為打工賺錢比學語言重要?
現在,讓我們練習一下QBQ:
  • 我是不是先瞭解學生在做作業時有什麼困難?
  • 我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記憶聲調?
  • 我是不是可以調整進度?或是向學生說明學習語言的優點∕缺點?
比較這兩種提問的方式,可以發現前者像是康普練(complain),而後者則是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何者對事情較有幫助?自是不言而喻。
QBQ作為一本暢銷書,也讓我注意到一點:暢銷排行榜上的書籍,都包含大量的故事。我指的並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能引人入勝的情節。像是《世界是平的》、《引爆趨勢》、《群眾的智慧》等,連企管書《藍海策略》都不例外。因為故事能吸引人,所講的內容才有人注意、道理也才能說服別人。看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都不如「說之以故事」。這也難怪梁啟超會極力推崇小說,甚至認為它可以教化風俗、經世濟民了。(梁氏曾言:「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而諸文之中能極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說若」)

2006-07-31

[CALL] 分享式內容元件參考模式 SCORM

前言
數位化的教材有「一次製作、多次加工、多元加值、無限複製、成本較低」的優點。但電腦輔助教學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CBI)或智慧型教學系統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ITS)開發出來的教材,通常不具有互通性,造成無法轉移到其他平台使用,也因此常需重複開發教材 (ADL, 2004)。

SCORM的起源
1997年由美國國防部與白宮科技會聯合推動ADL計畫 (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ADL),其目的在確保學習者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及時獲取所需的高品質訓練或學習資源。而在整合現有的數位學習規範時,特別強調「不再重複開發」 (Don't reinvent the wheel),故於2000年制訂了分享式內容元件參考模式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SCORM),期望除了能夠將網路的教學內容從一個學習環境轉移到另一個環境外,也能在不同的平台、或不同的學習環境重複使用教學內容,並能檢索、重組學習元件 (蔡德祿, 2003;ADL, 2004)。

SCORM的目標
SCORM標準主要是為了達成下面的目標(ADL, 2004):

  • 可及性 (Accessibility):可從遠端查詢和取得教學元件,並能將它們發送到其他的地方;
  • 適用性 (Adaptability):調整教學內容,以滿足個人或機構的教學需求;
  • 可購性 (Affordability):降低傳送教學內容的時間和成本,以提昇效率和生產力;
  • 耐用性 (Durability):經得起科技發展和變化的考驗,而不必花費大筆經費重新設計、重新設定和重新撰寫程式;
  • 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在一個工具∕平台上發展的教學元件,可以在另一個工具∕平台上使用;
  • 重用性 (Reusability):具有能將教學元件在多種應用軟體與內容中混和使用的彈性。

SCORM的架構
在SCORM的標準裡,組成學習課程最小、不可分割的單位是素材 (asset)。例如:文字 (.txt)、網頁 (.htm)、聲音 (.mp3 / .wav)、flash動畫 (.swf)、影片 (.avi / .wmv / .mpg),以及任何能夠以web方式呈現給學習者的內容。

Asset


而可分享內容元件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SCO)則是由一個以上的素材所組成,並且加上一些腳本 (script)來與與教學管理系統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溝通,是一個包含學習目標的最小學習單位,也是SCORM標準中定義的最小可追蹤單位,例如:一個生詞、一個語法點或一次考試等,必須在學習結束後記錄相關學習過程。

SCO


內容組織 (Content Organization)是一個類似於圖表的方法來表示映射關係,它詳細描述了所有學習活動的組織結構,顯示活動間的彼此關聯。學習活動可以由一些子活動 (sub-activities)組成,這樣的結構沒有層級數目的限制。所有的「葉子活動」 (leaf activities, 沒有子活動的活動)將會與一些學習資源 (SCO或asset) 相關聯 (ADL, 2004)。

Aggregation


SCORM的缺點
SCORM標準並非沒有缺點。如Bohl et al.(2002)所言,SCORM的metadata雖然提供了跨平台交換SCO的可能性,但也給開發者和廠商帶來障礙:教材不易擴充和修改。也就是說,教學者、學習者、甚至是學校∕教學單位本身,沒有修改、調整SCORM數位教材的能力。想要修改教材,還是得要委託教材開發者才行。

此外,SCO的市場機制也一直沒有建立,即使SCORM教材理論上來說是可以交換的,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跨LMS的交換行為。對於SCO、Content Aggregation如何定價?以及如何做數位內容的權限管理(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這些都是令人傷腦筋的問題。

再者,儘管SCORM 2004比SCORM 1.2增加了sequence navigation,以表明SCO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但這並不表示SCORM一定能做到適性化學習(adaptive learning) 。真要做到sequence navigation,還得需要有專精SCORM 2004的專家來參與才行。

最後,符合SCORM標準和數位教材的品質是兩回事。SCORM本來是為了重複使用學習物件而建立的,但這並不能保證數位內容的品質。 雖然現在有數位學習教材品質認證,但是數位教材的開發費用昂貴,因此弄清楚什麼樣的教學內容、需要開發怎麼樣的數位教材,這才是最重要的。

=====================
更新
  • ADL在2006年5月1日發佈了SCORM 2004第三版的草稿,不過因為這篇是比較早期寫的,主要參考的是SCORM 2004第二版,沒有再做修正。
=====================
延伸閱讀
=====================
參考書目

  • ADL, (2004).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SCORM) 2004 2nd Edition Overview. Retrieved from http://www.adlnet.gov/downloads/70.cfm
  • Bohl, O., Schellhase, J., Sengler, R., & Winand, U. (2002). The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SCORM): A critical review.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pp. 950-951). Auckland, New Zealand. Retrieved July 30, 2006, from http://www.dlsi.ua.es/~carrasco/xmldocs/0283.pdf
  • Godwin-Jones, R. (2004). Learning Objects: Scorn or SCORM?.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8, 7-12. Retrieved July 30, 2006, from http://llt.msu.edu/vol8num2/pdf/emerging.pdf
  • 蔡德祿(2003)。數位學習標準概論。於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講師群(編),數位學習最佳指引。頁6-1~6-50。台北:資策會教育處。

2006-07-20

[Phonetics] IPA新符號:唇齒閃音 (labiodental flap)

2005年9月,國際語音學會新增了一個符號:唇齒閃音(labiodental flap),將之列入IPA的符號表。關於唇齒閃音的研究,可以參考Kenneth S. Olson 的研究網站Linguistic Discovery網站還有聲音及影片可以下載。

ps. 如果需要輸入唇齒閃音的符號,可以使用Charis SIL字型
==============================

唇齒閃音的符號
labiodental flap

修訂後的IPA輔音表
pulmonic consonant


以下是IPA的聲明文件(我自己翻的,請指教)

2005年4月,IPA委員會接到一個正式的申請,請委員會投票決定唇齒閃音(labiodental flap)的IPA符號。申請來自Kenneth S. Olson博士,他是國際暑期語言學院(SIL)國際語言學副召集人。IPA委員會的成員Peter Ladefoged教授,也支持這項建議。

在申請信中,Olson博士建議修正標準IPA符號,增加唇齒閃音。他說:"研究顯示,唇齒閃音在非洲相當普遍,已經證明至少存在於70種語言,而且與至少20種語言的音系相符。標準的IPA符號對促進語音研究有極大的好處。"

IPA委員會投票贊成採用新的符號。根據委員會進一步的討論,所採用的符號是"右鉤v"(right-hook v),結合了和魚鉤,表示帶音的唇齒音和觸音∕閃音(tap/flap)的發音動作。

唇齒閃音將會納入下一版的IPA,也將會收錄在Unicode和SIL字型中。


秘書,
Katerina Nicolaidis
2005年9月

[Miscellaneous] 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課

劉潤是微軟中國公司全球技術支持部部門經理,他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課 〉,我讀了很有感觸。我把這一篇文章轉給大陸的朋友樹子,他笑說早在這篇文章發佈的第二天就讀過了,其流傳的速度可見一斑。文中提到的司機工作時的樂觀態度、及細密的科學方法,其實在商管的書裡都曾強調。以時間來計算成本、「態度決定一切」這些話,更是企管人成天掛在嘴邊的名言。管理的書籍我也K了一些,但我知道別人的理論與自己的行動完全是兩碼子事,這位司機能夠成功做到,不由得讓人驚豔。劉潤說這是一門MBA課,當之無愧。

因為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後來這名的哥(計程車司機)被找了出來,並且接受媒體的採訪、受邀到各企業去演講。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批評聲浪,有人覺得臧勤(就是這名司機)不該挑選客人拒載,有人覺得劉潤是在為自己的博客打廣告,有人覺得計程車司機每個月賺8000塊錢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甚至將計程車費調漲不成功、夫妻失和等都怪罪到他身上。 (謎之聲1:你們這些司機一個月能掙八千塊錢,還漲什麼價? 謎之聲2:你看這人開出租一個月能掙八千,為什麼你一樣開出租,一個月只能掙3000?死鬼,是不是你在外面養女人?) 上面這些紅眼症的人我不想多做批評。誠如臧勤自己所言,他把自己成功之道與大家分享,但別人卻非但不領情、還回過頭來罵他。他說:「真是想不到。」

這篇文章後來還在台灣出書:《計程車司機的11堂MBA課》。到書店去翻了一下內容,只有第一篇是關於這個故事的,而且書中也沒提到原文的出處、作者。我嘆了一口氣,原先以為大陸地區的盜版、剽竊風氣盛行,沒想到台灣也不落人後。 台灣的國民平均所得想要突破兩萬美元的關卡,尊重智慧財產權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吧!

==============
延伸閱讀

2006-06-17

[Miscellaneous][轉貼]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文章來源:花研巧語,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電子報,第8期。
(註:文章開頭的目錄是我加上去的)

王汎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個題目我非常喜歡,因為這個題目,對大家多少都有實際的幫助。如果下次我必須再登台演講,我覺得這個題目還可以再發揮一兩次。我是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的,所以我的碩士是在台大歷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碩士、有博士,因此我以這兩個階段為主,把我的經驗呈現給各位。

我從來不認為我是位有成就的學者,我也必須跟各位坦白,我為了要來做這場演講,在所裡碰到剛從美國讀完博士回來的同事,因為他們剛離開博士生的階段,比較有一些自己較獨特的想法,我就問他:「如果你講這個問題,準備要貢獻什麼?」結合了他們的意見,共同醞釀了今天的演講內容,因此這裡面不全是我一個人的觀點。雖然我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個成功的研究生,因為我也總還有其他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碩士論文是二十年前時報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論文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你說有特別好嗎?我不敢亂說。我今天只是綜合一些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一、研究生與大學生的區別
首先跟大家說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區別。大學生基本上是來接受學問、接受知識的,然而不管是對於碩士時期或是博士時期的研究而言,都應該準備要開始製造新的知識,我們在美國得到博士學位時都會領到看不懂的畢業證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問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內容為何?他告訴我:「裡頭寫的是恭喜你對人類的知識有所創新,因此授予你這個學位。」在中國原本並沒有博碩士的學歷,但是在西方他們原來的用意是,恭賀你已經對人類普遍的知識有所創新,這個創新或大或小,都是對於普遍的知識有所貢獻。這個創新不會因為你做本土與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個我們必須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學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選擇自己的問題取向,學會創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不只是要完全樂在其中,更要從而接受各種有趣的知識,進入製造知識的階段,也就是說你的論文應該有所創新。由接受知識到創造知識,是身為一個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僅如此,還要體認自己不再是個容器,等著老師把某些東西倒在茶杯裡,而是要開始逐步發展和開發自己。做為研究生不再是對於各種新奇的課照單全收,而是要重視問題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碩士或博士的階段裡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課以及讀的書裡面都應該要有一個關注的焦點,而不能像大學那般漫無目標。大學生時代是因為你要盡量開創自己接受任何東西,但是到了碩士生和博士生,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論文,那篇論文是你個人所有武功的總集合,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個問題取向的學習。
 
(二)嘗試跨領域研究,主動學習
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跨越一個重要的領域,將決定你未來的成敗。我也在台大和清華教了十幾年的課,我常常跟學生講,選對一個領域和選對一個問題是成敗的關鍵,而你自己本身必須是帶著問題來探究無限的學問世界,因為你不再像大學時代一樣氾濫無所歸。所以這段時間內,必須選定一個有興趣與關注的主題為出發點,來探究這些知識,產生有機的循環。由於你是自發性的對這個問題產生好奇和興趣,所以你的態度和大學部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是一個主動的探索者,並學會悠游在這學術的領域。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先生,得了諾貝爾獎。他曾經在中研院的週報寫過幾篇文章,在他的言論集裡面,或許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覆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為讀了一個叫做馬亨教授的教科書而去美國柏克萊大學唸書,去了以後才發現,這個老師只給他一張支票,跟他說你要花錢你盡量用,但是從來不教他任何東西。可是隔壁那個教授,老師教很多,而且每天學生都是跟著老師學習。他有一次就跟那個老師抱怨:「那你為什麼不教我點東西呢?」那個老師就說:「如果我知道結果,那我要你來這邊唸書做什麼?我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要我們共同探索一個問題、一個未知的領域。」他說其實這兩種教法都有用處,但是他自己從這個什麼都不教他,永遠碰到他只問他「有沒有什麼新發現」的老師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長。所以這兩方面都各自蘊含深層的道理,沒有所謂的好壞,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兩個方式結合起來。我為什麼講這個故事呢?就是強調在這個階段,學習是一種「self-help」,並且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學時代般,都是純粹用聽的,這個階段的學習要基於對研究問題的好奇和興趣,要帶著一顆熱忱的心來探索這個領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個重要的階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學習而已,而是學習如何學習,不再是要去買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學習拿起那一根針,學會繡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學習把目標放在一個標準上,而這一個標準就是你將來要完成碩士或博士論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學去讀書,你會覺得我這一篇論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問題的人相比較。我想即使在台灣也應該要有這樣的心情,你的標準不能單單只是放在旁邊幾個人而已,而應該是要放在領域的普遍人裡面。你這篇文章要有新的東西,才算達到的標準,也才符合到我們剛剛講到那張拉丁文的博士證書上面所講的,有所貢獻與創新。
 
二、一個老師怎麼訓練研究生
第二個,身為老師你要怎麼訓練研究生。我認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訓練,哪怕是自然科學的訓練,到研究生階段應該更像師徒制,所以來自個人和老師、個人和同儕間密切的互動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學部坐在那邊單純聽課,聽完就走人是不一樣的,相較之下你的生活應該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識與解答相結合,並且你往後的生活應該或多或少都和這個探索有相關。

(一)善用與老師的夥伴關係,不斷Research
我常說英文research這個字非常有意義,search是尋找,而research是再尋找,所以每個人都要research,不斷的一遍一遍再尋找,並進而使你的生活和學習成為一體。中國近代兵學大師蔣百里在他的兵學書中曾說:「生活條件要跟戰鬥條件一致,近代歐洲凡生活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凡生活與戰鬥條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這個來說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條件與你的戰鬥條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著老師與同學共同成長的,當中你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帶給你無限的啟發。

回想當時我在美國唸書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隨便在樓梯口碰到任何一個人,他都有辦法幫忙解答你語言上的困難,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臘文……等。所以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不單只是你的老師,還包括所有同學以及學習團體。你的學習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當我看到有學生呈現被動或是懈怠的時候,我就會用毛澤東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來跟他講:「作研究生不是請客吃飯。」
 
(二)藉由大量閱讀和老師提點,進入研究領域
怎樣進入一個領域最好,我個人覺得只有兩條路,其中一條就是讓他不停的唸書、不停的報告,這是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後不知不覺學生就會知道這個領域有些什麼,我們在不停唸書的時候常常可能會沉溺在細節裡不能自拔,進而失去全景,導致見樹不見林,或是被那幾句英文困住,而忘記全局在講什麼。藉由學生的報告,老師可以講述或是釐清其中的精華內容,經由老師幾句提點,就會慢慢打通任督二脈,逐漸發展一種自發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知道碰到問題可以看哪些東西。就像是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我修過一些我完全沒有背景知識的國家的歷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唸書、不停的逼著自己吸收,而老師也只是不停的開書目,運用這樣的方式慢慢訓練,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時,我發現自己仍然有自我生產及蓄發的能力,因為我知道這個學問大概是什麼樣的輪廓,碰到問題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詢相關的資料。所以努力讓自己的學習產生自發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漸進地練習論文寫作到了碩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學位論文,而不管是碩士或博士論文,其規模都遠比你從小學以來所受的教育、所要寫的東西都還要長得多,雖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論文情況是如何,但是史學的論文都要寫二、三十萬字,不然就是十幾二十萬字。寫這麼大的一個篇幅,如何才能有條不紊、條理清楚,並把整體架構組織得通暢可讀?首先,必須要從一千字、五千字、一萬字循序漸進的訓練,先從少的慢慢寫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訓練到可以從一萬字寫到十萬字。這麼大規模的論文誰都寫得出來,問題是寫得好不好,因為這麼大規模的寫作,有這麼許多的註腳,還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論述一體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銅錢;是一間大禮堂,而不是一間小小分割的閣樓。為了完成一個大的、完整的、有機的架構模型,必須要從小規模的篇幅慢慢練習,這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

因為受電腦的影響,我發現很多學生寫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寫論文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文筆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導原則,經過慢慢練習會使你的文筆跟思考產生一致的連貫性。我常跟學生講不必寫的花俏,不必展現你散文的才能,因為這是學術論文,所以關鍵在於要寫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筆當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個人的生命一樣,英文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個人一樣帶有一點點天生。因此最重要的還是把內容陳述清楚,從一萬字到最後十萬字的東西,都要架構井然、論述清楚、文筆清晰。
我在唸書的時候,有一位歐洲史、英國史的大師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經過世了,曾經有一本書訪問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學家,我記得他在訪問中說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話,他說他英文文筆相當好,所以他一輩子沒有被退過稿。因此文筆清楚或是文筆好,對於將來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內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達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這裡不是講究漂亮的style,而是論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訓練自己 
(一)嘗試接受挑戰,勇於克服
研究生如何訓練自己?就是每天、每週或每個月給自己一個挑戰,要每隔一段時間就給自己一個挑戰,挑戰一個你做不到的東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順利克服那個挑戰,但是要努力去嘗試。我在我求學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聰明但卻一無所成的人,因為他們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礙裡面,舉例來說,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碰到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就是沒辦法克服他給自己的挑戰,他就總是東看西看,雖然我也有這個毛病,可是我會定期給我自己一個挑戰,例如:我會告訴自己,在某一個期限內,無論如何一定要把這三行字改掉,或是這個禮拜一定要把這篇草稿寫完,雖然我仍然常常寫不完,但是有這個挑戰跟沒這個挑戰是不一樣的,因為我挑戰三次總會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夠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覺得每一個禮拜的挑戰,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時間延長為一個月的挑戰,去挑戰原來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過也要切記,碩士生是剛開始進入這一個領域的新手,如果一開始問題太小,或是問題大到不能控制,都會造成以後研究的困難。
 
(二)論文的寫作是個訓練過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記得我以前的老師所說的一句話:「碩士跟博士是一個訓練的過程,碩士跟博士不是寫經典之作的過程。」我看過很多人,包括我的親戚朋友們,他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的完成碩士論文,或是博士論文,就是因為他把它當成在寫經典之作的過程,雖然事實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因為之後的時間很難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時間,沉浸在一個主題裡反覆的耕耘,當你做教授的時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纏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時間好好探究一個問題,尤其做教授還要指導學生、上課,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華的時間,當然就是他寫博士、或是碩士論文的時候,而那一本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但不一定要刻意強求,要有這是一個訓練過程的信念,應該清楚知道從哪裡開始,也要知道從哪裡放手,不要無限的追下去。當然我不是否認這個過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論文的完成當成一個目標,不要成為是一種的心理障礙或是心理負擔。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頓大學唸書的時候,那邊舊書攤有一位非常博學多文的舊書店老闆,我常常讚嘆的對他說:「你為什麼不要在大學做教授。」他說:「因為那篇博士論文沒有寫完。」原因在於他把那個博士論文當成要寫一本經典,那當然永遠寫不完。如果真能寫成經典那是最好,就像美麗新境界那部電影的男主角John Nash一樣,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博士那二十幾頁的論文,不過切記不要把那個當作是目標,因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應該要堅定的告訴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結構嚴謹、論述清楚與言之有物的論文,不要一開始就期待它是經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經典之作,你可能會變成我所看到的那位舊書攤的老闆,至於我為什麼知道他有那麼多學問,是因為那時候我在找一本書,但它並沒有在舊書店裡面,不過他告訴我:「還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後來我對那個領域稍稍懂了之後,證明確實如他所建議的那般。一個舊書店的老闆精熟每一本書,可是他就是永遠無法完成,他夢幻般的學位論文,因為他不知道要在哪裡放手,這一切都只成為空談。
 
(三)論文的正式寫作
1.學習有所取捨
到了寫論文的時候,要能取也要能捨,因為現在資訊爆炸,可以看的書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樹,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識樹,才能在那棵樹掛相關的東西,但千萬不要不斷的掛不相關的東西,而且要慢慢的捨掉一些掛不上去的東西,再隨著你的問題跟關心的領域,讓這棵知識樹有主幹和枝葉。然而這棵知識樹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須對所關心的領域中,有用的書籍或是資料非常熟悉。

2.形成你的知識樹
我昨天還請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經七十幾歲了,我告訴他我今天要來作演講,就問他:「你如果講這個題目你要怎麼講?」他說:「只有一點,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書要讀好幾遍。」因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還有幾位近代思想大師在芝加哥大學的學生,他們受的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讀原典。這句話很有道理,雖然你不可能只讀那幾本重要的書,但是那五、六本書將逐漸形成你知識樹的主幹,此後的東西要掛在上面,都可以參照這一個架構,然後把不相干的東西暫放一邊。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你不可能讀遍天下所有的好書,所以要學習取捨,了解自己無法看遍所有有興趣的書,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興趣的書,很可能就會落得普林斯頓街上的那位舊書店的老闆一般,因為閱讀太多不是自己所關心的領域的知識,它對於你來說只是一地的散錢。

3.掌握工具
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掌握語文與合適的工具。要有一個外語可以非常流暢的閱讀,要有另外一個語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標題,能學更多當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個語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等,一定要有一個語文能夠非常流暢的閱讀相關書籍,這是起碼的前提。一旦這個工具沒有了,你的視野就會因此大受限制,因為語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沒有這個天窗你這房間就封閉住了。為什麼你要看得懂標題?因為這樣才不會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連標題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來幫你或是自己查相關的資料。其他的工具,不管是統計或是其他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為你將來沒有時間再把這樣的工具學會。

4.突破學科間的界線
應該要把跨學科的學習當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學科涉及到的東西必須要對你這棵知識樹有助益,要學會到別的領域稍微偷打幾槍,到別的領域去攝取一些概念,對於本身關心的問題產生另一種不同的啟發,可是不要氾濫無所歸。為什麼要去偷打那幾槍?近幾十年來,人們發現不管是科學或人文,最有創新的部份是發生在學科交會的地方。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我們現在的所有學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紀形成的,而中國再把它轉借過來。十九世紀形成這些知識學科的劃分的時候,很多都帶有那個時代的思想跟學術背景,比如說,中研院的李院長的專長就是物理化學,他之所以得諾貝爾獎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學的交界處做工作。像諾貝爾經濟獎,這二十年來所頒的獎,如果在傳統的經濟學獎來看就是旁門走道,古典經濟學豈會有這些東西,甚至心理學家也得諾貝爾經濟獎,連John Nash這位數學家也得諾貝爾經濟獎,為什麼?因為他們都在學科的交界上,學科跟學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處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學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經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創新,所以為什麼跨領域學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最重要、最關鍵的,是那一個統攝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學科裡面抓不到,是因為你已經泡在這個學科裡面太久了,你已經拿著手電筒在這個小倉庫裡面照來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還有別的東西可以更好解釋你這些材料的現象,不過這些東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這一位數學家為什麼會得諾貝爾數學獎?為什麼他在賽局理論的博士論文,會在數十年之後得諾貝爾經濟獎?因為他在大學時代上經濟學導論的課,所以他認為數學可以用在經濟方面來思考,而這個東西在一開始,他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大的用處。他是在數學和經濟學的知識交界之處做突破。有時候在經濟學這一個部分沒有大關係,在數學的這一個部分也沒有大關係,不過兩個加在一起,火花就會蹦出來。

5.論文題目要有延展性
對一個碩士生或博士生來說,如果選錯了題目,就是失敗,題目選對了,還有百分之七十勝利的機會。這個問題值得研一、博一的學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實就是要花在這上面,你要不斷的跟老師商量尋找一個有意義、有延展性的問題,而且不要太難。我在國科會當過人文處長,當我離開的時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請案,就有一萬四千個袋子,就要送給一萬四千個教授審查。我當然不可能看那麼多,可是我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看申訴。有些申訴者認為:「我的研究計畫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來申訴。」申訴通過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麼我的責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過的案子正式判決前,再拿來看一看。有幾個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就是這個題目不必再做了、這個題目本身沒有發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確認選對一個有意義、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經營的題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學生常常選非常難的題目,我說你千萬不要這樣,因為沒有人會仔細去看你研究的困難度,對於難的題目你要花更多的時間閱讀史料,才能得到一點點東西;要擠很多東西,才能篩選出一點點內容,所以你最好選擇一個難易適中的題目。

我寫過好幾本書,我認為我對每一本書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樣,雖然我寫任何東西我都不滿意,但是在過程中我都絞盡腦汁希望把他寫好。目前為止很多人認為我最好的書,是我二十幾歲剛到史語所那一年所寫的那本書。我在那本書花的時間並不長,那本書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許添明老師同時在當兵的軍營裡面寫的,而且還是用我以前舊的筆記寫的。大陸這些年有許多出版社,反覆要求出版我以前的書,尤其是這一本,我說:「不行。」因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讀書筆記,我怕引文有錯字,因為在軍隊營區裡面隨時都要出操、隨時就要集合,手邊又沒有書,怎麼可能好好的去核對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為引用太多書,實在沒有力氣校正。

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呢?我後來想一想,那本書之所以比較好,可能是因為那個題目可延展性大,那個題目波瀾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認為,我最好的書應該是劍橋大學出的那一本,不過我認為我最好的書一定是用中文寫的,因為這個語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沒辦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讀、寫任何語文一定要練習到你能帶著三分隨意,那時候你才可以說對於這一個語文完全理解與精熟,如果你還無法達到三分的隨意,就表示你還在摸索。

回到我剛剛講的,其實每一本書、每一篇論文我都很想把它寫好。但是有些東西沒辦法寫好,為什麼?因為一開始選擇的題目不夠好。因此唯有選定題目以後,你的所有訓練跟努力才有價值。我在這裡建議大家,選題的工作要儘早做,所選的題目所要處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為碩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讀書或看資料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時間,讓你沒有餘力思考。而且這個題目要適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會統計學或討厭數字,但卻選了一個全都要靠統計的論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養成遵照學術格式的寫作習慣
另一個最基本的訓練,就是平時不管你寫一萬字、三萬字、五萬字都要養成遵照學術規範的習慣,要讓他自然天成,就是說你論文的註腳、格式,在一開始進入研究生的階段就要培養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部份,如果這個習慣沒有養成,人家就會覺得這個論文不嚴謹,之後修改也要花很多時間,因為你的論文規模很大,可能幾百頁,如果一開始弄錯了,後來再重頭改到尾,一定很耗時費力,因此要在一開始就養成習慣,因為我們是在寫論文而不是在寫散文,哪一個逗點應該在哪裡、哪一個書名號該在哪裡、哪一個地方要用引號、哪一個要什麼標點符號,都有一定的規定,用中文寫還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簡稱。在1960年代台灣知識還很封閉的時候,有一個人從美國回來就說:「美國有個不得了的情形,因為有一個人非常不得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得了,他說:「因為這個人的作品到處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ibid。所謂ibid就是同前作者,這個字是從拉丁文發展出來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簡稱,像et. al.就是兩人共同編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專門說明這一些寫作規範。各位要儘早學會中英文的寫作規範,慢慢練習,最後隨性下筆,就能寫出符合規範的文章。

7.善用圖書館
圖書館應該是研究生階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讀每一本書,可是要知道有哪些書。我記得我做學生時,新進的書都會放在圖書館的牆上,而身為學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書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書皮就夠了,但是這仍和打電腦是不一樣的,你要實際上熟悉一下那本書,摸一下,看一眼目錄。我知道現在從電腦就可以查到書名,可是我還是非常珍惜這種定期去browse新到的書的感覺,或去看看相關領域的書長成什麼樣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學資訊教授,他告訴我他在創造力最高峰的時候,每個禮拜都到他們資訊系圖書室裡,翻閱重要的資訊期刊。所以圖書館應該是身為研究生的人們,最熟悉的地方。不過切記不重要的不要花時間去看,你們生活在資訊氾濫的時代,跟我生長在資訊貧乏的時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長在這一個時代的你,要能有所取捨。我常常看我的學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論文,卻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難過,因為我強調要讀有用、有價值的東西。

8.留下時間,精緻思考
還要記得給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時間。一篇論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勝,很重要的是在現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說一定要走理論的路線,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層次再提升兩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東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整體意義是什麼?整體的輪廓是什麼?千萬不要被枝節淹沒,雖然枝節是你最重要的開始,但是你一天總也要留一些時間好好思考、慢慢沉澱。conceptualize是一種非常難教的東西,我記得我唸書時,有位老師信誓旦旦說要開一門課,教學生如何conceptualize,可是從來都沒開成,因為這非常難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節淹沒的時候,要適時跳出來想一想,所看到的東西有哪些意義?這個意義有沒有廣泛連結到更大層面的知識價值。

傅斯年先生來到台灣以後,同時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所長及台大的校長。台大有個傅鐘每小時鐘聲有二十一響、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個人,寫了一本書叫《鐘聲二十一響》,當時很轟動。他當時對這二十一響解釋是說:因為台大的學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響是歡迎國家元首二十一響的禮炮。不久前我發現台大在每一個重要的古蹟下面豎一個銅牌,我仔細看看傅鐘下的解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傅斯年當台大校長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人一天只有二十一個小時,另外三小時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響。我覺得這句話大有道理,可是我覺得三小時可能太多,因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個三十分鐘、一小時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麼?學習跳到比你所看到的東西更高一點的層次去思考。

9.找到學習的楷模
我剛到美國唸書的時候,每次寫報告頭皮就重的不得了,因為我們的英文報告三、四十頁,一個學期有四門課的話就有一百六十頁,可是你連註腳都要從頭學習。後來我找到一個好辦法,就是我每次要寫的時候,把一篇我最喜歡的論文放在旁邊,雖然他寫的題目跟我寫的都沒關係,不過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寫,看看他的注腳、讀幾行,然後我就開始寫。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Pavarotti唱歌劇的時候都會捏著一條手帕,因為他說:「上舞台就像下地獄,太緊張了。」他為了克服緊張,他有習慣性的動作,就是捏著白手帕。我想當年那一篇論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樣,能讓我開始好好寫這篇報告,我學習它裡面如何思考、如何構思、如何照顧全體、如何用英文作註腳。好好的把一位大師的作品讀完,開始模仿和學習他,是入門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開始寫出自己的東西。我也常常鼓勵我的學生,出國半年或是一年到國外看看。像現在國科會有各式各樣的機會,可以增長眼界,可以知道現在的餐館正在賣些什麼菜,回來後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著手。

四、用兩條腿走路,練習培養自己的興趣
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的人生是兩隻腳,我們不是靠一隻腳走路。做研究生的時代,固然應該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業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問題,可是那只是你的一隻腳,另外還有一隻腳是要學習培養一、兩種興趣。很多人後來會發現他的右腳特別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就是因為忘了培養左腳。很多很有名的大學者最後都陷入極度的精神困擾之中,就是因為他只是培養他的右腳,他忘了培養他的左腳,他忘了人生用兩隻腳走路,他少了一個小小的興趣或嗜好,用來好好的調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亞洲週刊》要訪問我,我說:「我不想接受訪問,我不是重要的人。」可是後來他們還是把一個簡單的對話刊出來了,裡面我只記得講了一段話:做一個研究生或一個學者,有兩個感覺最重要--責任感與罪惡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責任感,去寫出好的東西,如果責任感還不夠強,還要有一個罪惡感,你會覺得如果今天沒有好好做幾個小時的工作的話,會有很大的罪惡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愛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頁裡面,他花了一千小時和另外一個人只花了十個小時,相對於來說,當然是那花一千個小時所寫出來的文章較好。所以為什麼說要趕快選定題目?因為如果太晚選定一個題目,只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好好耕耘那個題目,早點選定可以有二、三年耕耘那個題目,是三年做出的東西好,還是一年的東西好?如果我們的才智都一樣的話,將三年的努力與思考都灌在上面,當然比一年還要好。

五、營造卓越的大學,分享學術的氛圍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何謂卓越的大學?我認為一個好的大學,學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園的許多活動,直接或間接都與學問有關,同學在咖啡廳裡面談論的,直接或間接也都會是學術相關的議題。教授們在餐廳裡面吃飯,談的是「有沒有新的發現」?或是哪個人那天演講到底講了什麼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這種氛圍中的大學,才有可能成為卓越大學。那種交換思想學識、那種互相教育的氣氛不是花錢就有辦法獲得的。我知道錢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東西。一個卓越的大學、一個好的大學、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表示裡面有一個共同關心的焦點,如果沒有的話,這個學校就不可能成為好的大學。

2006-06-09

[CALL] 用Skype學中文

一、VoIP
VoIP (Voice over IP) 指的是以IP網路來傳送聲音的網路服務,簡言之就是用網路來講電話。Skype註1)就是最有名的典型產品。VoIP除了可以是PC 2 CP,也可以是PC 2 phone、或是phone 2 PC,後兩者如Skype In和Skype Out。Skype的PC 2 PC免費,Skype In和Skype Out則比傳統的長途電話、國際電話便宜得多。

VoIP網路架構VoIP網路的服務如上圖所示(陳宏宇,2005)。 電腦可以透過IP網路與電腦、或IP電話通話,換言之,就是將原本的【電話—PSTN—電話】架構的其中一端、甚至是兩端以網路取代。正因為所用的線路是網路而非專線,費用才能比傳統電話便宜許多。
VoIP由話筒到聽筒之間的傳輸需要做A/D、D/A轉換,以及保證封包傳遞的穩定性。語音傳輸不比一般的網路傳輸,一般的網路資料在傳送的封包遺失時,可以要求發送端重新傳送,但語音訊號具有即時性,因此語音訊號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是重點。而Skype的P2p架構就是它能勝過其他VoIP軟體的原因,利用P2P的特性,Skype即使有成千上萬的使用者,也不需要投入大筆金錢維護伺服器和線路,也因此能以較低的價格、提供較好的服務。


二、用Skype學中文
Dan Johnson提到已經有網站(註2)提供用Skype上課的線上課程。像是北京的龍鳳之邦利用Skype來上中文課,每小時的費用為10-12元(註3)。線上付費、線上教學,在抹平的世界中,果然不再有距離的限制。如果利用Skype的語音(註4),加上MSN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QQ等IM軟體的文字、視訊、手寫等功能,效果堪比Blackboard的虛擬教室了。
除了付費的線上家教,也可以透過語言交換的網站交個網友,如My Language ExchangeBabelPod等,一樣可以利用VoIP、IM進行語言學習。此外Skype還推出了Skypecast,是可供100人同時使用的線上語音會議。這下子就算要一整個班級都要在網路上課也沒問題了。
網際網路不但帶來更豐富的資訊,同時也造成學習型態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雖然電腦輔助華語教學已行之有年,但對於如何培訓華語的線上教師仍在起步階段。鄒景平在《數位學習新視界》中認為,線上教師應該先有線上學習的經驗,方能引領學習者進行成功的線上教與學。
另外,線上的語言教師應可再從角色上分類,如e-tutor、e-coach、e-mentor等,就像傳統課堂的教學也有大、小老師一樣,各司其職。對於「網路的語言教學和傳統課堂有何不同」、「如何培訓線上教師」、「網路的語言教學如何評鑑」等問題,都是很值得進一步探討的研究主題。
=====================
註釋
  1. 依照Skype官方網站,Skype的發音和 ripe、type的韻母相同,可見"e"不發音。不辣哥的BLOG上有很有趣的解釋。
  2. http://www.chinesetutor.net/
  3. 網站上沒有說明貨幣單位為何,不知道是美金還是人民幣。
  4. Skype也提供視訊。
=====================
用Skype學語言
=====================
參考書目
  • Godwin-Jones, R. (2005). Skype and podcasting: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for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9(3), 9-12.
  • 王楚蓁, & Gonzalez, S. S. (2005).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VoIP as a feedback mechanism for Chinese language e-learning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onference [2005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 Jhongli, Taiwan.
  • 陳宏宇(2005)。VoIP網路電話技術。台北:松崗電腦。
=====================
後記
今天(6/16)在自由英語教師看到這一篇:〈The Mixxer:一個人人可用的語言交流站〉,介紹了Mixxer,看來大家都覺得Skype可用於語言教學上。 不過我想重點不在於用的是什麼樣的科技,而是在語言教學上怎樣運用。

2006-06-04

[Phonetics] 大陸1949年後的語音變化

(以下是我讀Tai(1978)的心得摘要)

研究目的
驗證現今大陸現代標準中文的規範、和使用的語音差異;以及和台灣、美國的不同。

主要發現
  1. 大陸採用了一些新的字音、以及刪除了一些字音;
  2. 在一些字中,聲調會有不同、甚至是整個音節的讀音不同;
  3. 兩岸使用輕聲的原則不同;
  4. 兒化在台灣已經消失;而在大陸有額外的使用標準;
  5. 大陸的播音員為對聽眾達成某種心理上的效果,發展出一些特殊的語調。

背景
A.大陸
  • 1933,《國音常用字彙》。語音標準指的是「基於受過教育的北京人的語音模式」。但中國官方說普通話不等於北京方言,同時北京方言有些口語形式和大多數的漢語方言不同,這些就不會被當成現代漢語的標準語音。
  • 1954,《新華字典》第一版。幾乎完全採用《國音常用字彙》的語音。
  • 1955,定義普通話的語音、語法、詞彙規範。
  • 1956,普通話審音委員會。
  • 1958,新版《新華字典》有許多讀音不同。
  • 1964,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建議另一張字音表,為1965出版的《新華字典》所採用。
  • 1971、1973的審音表和1965的版本大致相同。

B.台灣
  • 國民政府來台後努力推行國語,並且壓制地方方言。他們仍然擁護40多年前在大陸時的標準。當年來台、且受過教育的北京人太少,只是人口成分當中很小的一部份,以致於無法讓其他台灣人聽到、並且複製國語的特殊語音。


研究方法
  1. 回顧國語的歷史、1930的《國音》、台灣的國語運動、大陸的推廣普通話。
  2. 1973大陸的《新華字典》、台灣的《國語標準辭典》。
  3. 比較三種課本:大陸的《基礎漢語》、《漢語讀本》;美國DeFrancis系列課本;台灣《國語課本》。除了比較課本上的字音,也參照課文錄音帶的發音。
  4. 請北京人、台灣人、及'49年離開大陸的母語者審聽,確認步驟3的差異。
  5. 台北、及美國之音的廣播拿來與北京的廣播比較,同時比較語調。
  6. 要求兩位台灣NS模仿北京播音員的語調。
  7. 因為溝通基於是聽覺感知而非發音生理,故本研究是以聽覺為基礎的。


整體觀察

《國音常用字彙》允許有不同的發音、但意義完全沒有差別的字(自由變體)。

又音:北京口語方言的自由變體
讀音:在正式文學作品中的另一種讀音
為了便於推廣普通話,大陸選擇兩個讀音當中的一個、而完全刪去了另一個讀音。

大陸的審音原則
(1)如果北京方言一字有兩讀,則選其他方言最常用的。
(2)如果北京方言一字有兩讀,則選符合歷史音變規律的

如:「暫」在北京話中有二讀:zhan4 & zan4。
大陸選北方方言中廣為使用的zan4
但台灣的《國語辭典》則將zan4列為「又讀」,因此標準是zhan4
※如果兩條規則發生衝突,則第1條優先。

如:「危」在北京話和大多數方言念wei1,但wei2才是比較符合歷史演變規律的。大陸取wei1;而台灣取wei2。
如北京話僅有一讀,但卻與大多數的方言不合,則用規則(3)

(3)大多數北方方言的共同標準,比北京話的標準,更應該成為規範。

如:「和」在北京話是han4;北方方言是he2。但大陸的標準取"he2",台灣的標準取"han4"。
不過有時台灣會取北方方言常用的字音,如「暖和」,台灣和大陸皆為北方方言的"nuan3 huo",而非北京話的"nang3 huo"

(4)如果北京方言中有兩個聲調、並且其中一個是陰平,標準讀音則為陰平。

如:愛「惜」、休「息」、「熄」滅
如果都沒有陰平聲,則使用北方方言最常用的聲調。如:「儲」可以是chu2和chu3,但chu3較常用,因此大陸的標準是chu3。
當上述的標準都相同時,則大陸偏愛(口語)語音勝過(書面)讀音。
如:「拆」的語音chai1、讀音che4。標準為chai1。
但「誰」的語音shei2、讀音shui2,標準卻為shui2。
台灣似乎偏好讀音,因此「誰」在台灣的標準是shui2。
然而,美國的教材是shei2。

=============================
【評論】
這份報告的年代較早,但許多觀察非常有趣。例如上述的審音原則可以很好的解釋兩岸語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差異。
另外Lehmann(1974)認為,普通話中的捲舌與不捲舌對立在南方方言裡都沒有,將來可能會消失。但Tai(1978)則認為,因為做為中心的北京仍然有捲舌∕不捲舌的區別,因此普通話的捲舌音不會消失。但相反地,政治獨立台灣的台灣因為多數人的捲舌音已經消失,未來有可能將捲舌音的空缺當成標準(p. 16)。
最後提個小小錯誤。書中提到「垃圾」在國語中念le4 se4,而普通話是 la1 ji1 (p.12)。Tai說這是因為lese是吳語(上海話)、而laji是北方方言,因此普通話捨lese而取laji。但事實上,laji才是吳語,Tai可能不小心弄錯了。

=============================
【後記 】
Tai(1978)這份報告我遍尋不著,幾次寫email向Prof. Tai詢問也石沈大海。寫email給美國國會圖書館,詢問是否能夠館際合作,對方的答覆是要我先向台灣的圖書館借。最後還是拜託在哈佛任教的Yixiu幫我借、然後請Yunlin幫忙帶回來的。在此對Yixiu的大力幫忙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
Reference
  • Lehmann, W. P. (1975).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ustin: University of Austin.
  • Tai, H. Y. (1978). Phonological changes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1949 (Report). Washington, D.C. : Office of Research,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2006-06-01

[Computer] Yahoo學術搜尋

1.Yahoo 學術搜尋
5/17,Yahoo也推出學術搜尋了,名叫:Yahoo學術搜尋。Yahoo學術搜尋目前僅有繁體中文,可搜尋以下的資料庫:
  •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 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影像系統
  • 學術網路資源 (與台大圖書館合作)
  •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Yahoo學術搜尋
=============================
2. Google Scholar的新功能
a. 近期文章
Google學術搜尋(Google Scholar)則可以列出全部文章、以及近期文章。例如搜尋《紅樓夢》的全部文章近期文章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Google學術搜尋的近期文章
b. 書目匯出
此外,如果你也使用書目管理軟體,如EndNoteReference ManagerRefWorks,則可將書目匯出,省去手動鍵入、或剪下貼上的工夫。
Google學術搜尋的書目輸出=============================
3.小結
我自己比較常用的是Google學術搜索,因為可檢索的資料多、且馬上可以獲得全文。但缺點是:
  • 無法做領域分類:例如 tone 這個詞在語音、音樂兩個領域都常用,Google學術搜索無法將它們分開。
  • 無法匯出多筆書目:像語言學資料庫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 就可以將多筆書目同時匯出。Google學術搜索則匯出每一筆都需要操作一次。
Yahoo的學術搜尋顯然剛剛起步,但整合台灣的幾個學術資源,省去檢索每個資料庫的繁瑣,未來也許還會有新功能。至於百度國學,大概只有中文系的學生才會用到了。
=============================
延伸閱讀

2006-05-23

[TCSL] 華西接—華語老師的側寫

Sveta有感於太多人對華語教學的不瞭解,因此拍了一個短片側寫華語教師的點滴。除了教學,其實華語老師的生活也十分豐富多彩。

原本我還不太懂為什麼叫「華西接」,但看完了影片卻能瞭解作者的深意,心中有著相同的感動。華語教師總有一些小小的夢想、小小的執著、小小的浪漫主義,憑著自己的雙手去圓夢。我覺得這個短片,恰能記錄華語老師多面向的生活。

Sveta正在參加一個電影節短片的比賽,如果你也喜歡這個短片,請幫忙到這個網址去投票:http://movie.iamcool.net/tw/normal_u/view.php?id=45243 (不過得要先註冊才能投票,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ps. 今天剛好也是Sveta的生日,僅以此篇祝賀她生日快樂!

[TCSL][Computer] 繁簡漢字轉換

一、簡體轉繁體
繁簡漢字的差異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例如:
繁體
简体

不過上述這些是一對一的對應,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是繁簡多對一,例如:
繁體
简体
幹勁、乾淨、相干 干劲, 干净, 相干
面子、麵條 面子, 面条
屋裡、裏、公里 屋里, 里, 公里
複習、報復 复习, 报复
志向、雜誌 志向、杂志
檯燈、颱風、臺灣、天台山 台灯、台风、台湾、天台山

上述這些多對一的對應,如果利用詞彙庫,大概還是可以解決大部分。因此如果想要從簡體轉換為繁體,需要先轉換字型,然後以詞彙庫修正。 以ConvertZ為例,詞彙庫中就有這些對應詞條:
修正前
修正後
干不幹不
干不干幹不幹
干不干休干不干休
干不干杯乾不乾杯
干不干涉干不干涉
干不干淨乾不乾淨
干不干預干不干預
干不干擾干不干擾
不干不淨不乾不淨

如果要將「干不」、「干不干」轉為繁體,則無法確定對應到哪個字,但利用「長詞優先」原則,優先轉換最長的詞,然後次長的,如此反復,即可判定。例如「干不干涉」四個字一起出現,則可知繁體為「干」;如果是「干不干淨」,則繁體應為「乾」;如果只出現「干不干」,則可知繁體為「幹不幹」。

當然,這樣的轉換方式還是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例如,何時該是「余」、何時該是「餘」?如果「余」當成姓氏的話,就不太容易判定了。


二、繁體轉簡體
不過,從繁體轉換成簡體呢?會不會有問題? 另外一個疑問是,哪一種轉換軟體較好?為了驗證,我做了個小小實驗。方法是將一部35萬字的小說,利用ConvertZ和MS Word 轉換為簡體,儲存為UTF-8的純文字檔,然後利用UltraCompare來比較兩者的差異。字形正誤的判定是參考2003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 。
比較結果
ConvertZ 8.02
MS Word 2003
醉「醺醺」
X
X
學「術」
O
X
站「著」
X
O
一「剎」那
O
X
「愣」住
O
X
折「疊」
O
X
「骯」髒
O
X
「吶」喊
O
X
笑「瞇瞇」
O
X

由上表可以看出,MS Word有些錯得離譜,如「骯」、「瞇」完全沒有轉換,「疊」、「愣」根本就對應錯誤,可見得Word的繁簡轉換大有問題。另外上表中有不少字是字形的差別,但對電腦來說這是兩個不同編碼的字,如「术」與「朮 」、「呐 」與「吶」等。另外一個有名的例子是「骨」,繁體是「骨」,簡體是「」。網頁上好像看不出來兩者的差異,那我就轉成圖片好了,左邊是繁體,右邊是簡體:

上述的結果當然是ConvertZ勝出。不過Prof. Teng要我試試看NJ Star,所以我再度比較了ConvertZ和NJ Star的轉換結果:
ConvertZ 8.02
Njstar 5.01
過份
X
O
非份
X
O
X
O

由以上可以看出,NJ Star似乎更勝一籌,不過ConvertZ允許使用者自己修正對應表,所以上述的問題很容易解決。至於音界號(间隔号),我不太容易判斷哪個正確,但參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的〈標點符號用法〉,看起來像是NJ Star的比較正確。至於前一次比較的分號(;),MS Word位置居中,ConvertZ偏左,我就無從判定了。


三、結論

  1. 簡體轉換繁體問題仍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對應詞彙庫。
  2. 繁體轉簡體時,NJ Star 優於 ConvertZ 優於 MS Word,其中以Word最不可靠,ConvertZ與 NJ Star 相差無幾。
  3. 以價格而言,Microsoft Word最貴,NJ Star其次,ConvertZ免費。
  4. 兩岸字形的細微差異,需要文字學家進一步整理。
===================================
延伸閱讀